“什麼情況?”
“其可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啊!”
“是身擔三界執法大權的神君啊!”
“其怎可有棄神君入佛教之心?”
世事待現實來分曉,觀世音菩薩正在荷花亭內與金毛犼嬉戲,不時上天空有了動靜, 金毛犼第一感知,隨著其的一聲吼,觀世音菩薩抬頭觀望。
就在其觀望的瞬間,執法天神楊戩以經攜撲天鷹哮天犬飛落到了荷花亭旁。
兩位尊者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但面緣以經非一次兩次,執法天神楊戩對觀世音菩薩還沒有深入瞭解,但對於觀世音菩薩來說,其身魂透過洪荒故事小說對楊戩還是相對了解的,還是在腦內有深刻印象的。
兩位尊者面對面,觀世音菩薩主上前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
“執法天神駕到,不知有何事緣?”
執法天神楊戩論身份地位可與觀世音菩薩的尊身相差兩三個等級,其馬上躬身道:
“執法天神楊戩尊拜菩薩!”
“本君實有事緣請菩薩給予尊析!”
觀世音菩薩道:
“既然天神有事緣,那就請,請入我荷花亭一說!”
天神楊戩道:
“尊,尊菩薩尊旨!”
荷花亭內不時開啟了有說有聽有解模式,觀世音菩薩首聽到了楊戩自說親身經歷情況,可與所謂的自知情況有所不同。
觀世音菩薩透過楊戩述說知:
“楊戩確實與現玉皇大帝存在著親屬關係,是外甥與舅的關係。”
“其母張雲華是玉皇大帝的親妹妹,早年隨夫,也就是隨楊戩的父親楊天佑攜三兒女為了更好的生存環境搬離了與其舅同為一處的村寨。”
“世事難料,後因戰亂楊戩的父母及哥哥先後而亡,其妹成了其的相對唯一親人。”
“再後來二人在返回村寨的過程中偶遇修悟大道的“玉鼎真人”,兄妹便主拜了“玉鼎真人”為師,學悟道法,參與到了封神大戰中。”
“封神大戰起,兄妹二人在師尊的護佑下算躲過了一劫,本以為二人可隨師靜修於玉泉山金霞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