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得好,“禍從口出,話說的太多,本來沒事也會說出事來。”
無論前世今生,很多畫本中,都歪曲了“閉口禪”。動不動就寫哪位高僧被主角逼地破了“閉口禪”,以彰顯主角之能。
修閉口禪也不是悶葫蘆。
佛門之意:一切眾生之生死輪迴,皆由於身、口、意三業所致,若消除此三業,可速得解脫。
初步修行時,禁語目的之一即為減少口業。
因此你進了寺廟,會時常看到一些小木牌,上寫‘禁語’二字,就是初修閉口禪的僧人準備的。
修行人智慧不夠時,凡夫煩惱習氣很重,遇到不稱心如意的事情就會發牢騷;看人不順眼就想去糾正人、批評人等等,這些都是導致衝突、對立和輪迴的惡因。
“只要閉上嘴巴,蒼蠅永遠都飛不進來。”
是故,對待故意誹謗和無知者的對立,止語無諍是最上乘的智慧方法。
這就像槍手(誹謗者)扣動扳機(言語),子彈飛出去,卻沒有擊中目標一樣。
在沒有看清事物真相以前,更要學會止語。
“少說,多看,多想。”
止語,還可以避免自身攻擊他人的過失,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慢慢地就會做到“不見他人過,只見自己過”,逐漸就會懂得“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心漸漸不再被外境所轉了,通達“心能轉境”。
這是極大的智慧。
因此,止語能身口意三業清淨,直至無上正等正覺菩提。
亦不知,這位小僧的止語修行到什麼地方。
……
令狐蘭臺聞言亦是面色一正,收起方才的咄咄逼人,道歉道:“是在下唐突了。”
小和尚這的佛牌雖多,只能看,沒法得。
卻絲毫不影響人們參與的樂趣。
待前面一人寫完,李隨安也立刻插上去,提筆書就:“萬法皆空,無我無相!”
他的書法只有LV3,算不得好,也絕不差。
但字型風格獨樹一幟,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型。
哪怕不認字的文盲,看一眼,也會覺得是極好的字。
小僧起初漫不經心看一眼,越看越仔細。
又抬頭看看李隨安,卻也弄不清楚李隨安只是投機取巧,還是這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半晌,他將自己面的佛牌,數了……八塊。
又新增了兩塊。
湊齊十塊,雙手一捧,遞給李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