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儒道子弟,不得長生。
任你天資絕世,風華絕代,實力足以比肩大神通者,但終究難逃生老病死。
儒道一生,不過仙神一秋。
太短暫了,壽元一旦耗盡,就是服用先天靈果、九轉金丹,也是救不回來。
這就是修煉儒道最大的弊端,不得長生。不過,天無絕人之路,萬物皆有一線生機。儒道修士雖然不能長生,但死後卻可以封神,轉修香火神道,未來未必沒有重證大道的一天。
儒道十品,從低到高,分別對應著修道的九個境界,即是後天、先天、地仙、天仙、玄仙、金仙、太乙道君、大羅道尊、準聖,混元大羅金仙。
其中,八品儒生被稱之為大儒,實力足以比肩大羅道尊。九品儒生則是半聖,實力足以比肩準聖。
十品則是聖人,也就是子儒隕落後所成的境界,納天地正道於一身,其實力足以與真正的聖人比肩。
……
子儒身合天地,天道為之震動,道音轟傳天下,三年不絕。同時,儒道子弟在子儒隕落的這一天,實力集體暴漲,一日誕生七十二大儒,威震世間。
子儒所著《春秋》,得歲月之力加持,隨之發生莫名變化,就是有了預知未來之力。
而子儒所持刻刀,也發生莫名變化,同樣得歲月之力灌注,化作一無上聖器,被儒道子弟稱之為春秋筆。
春秋筆一出,可定人生死,也可化虛為實,端的事玄妙無比。
寫個“火”字,便有天火降世,寫個“雷”,便可化作先天神雷。畫個動物,那動物直接就活了過來。
春秋筆,稱得上一聲造化至寶。
然,這卻不是春秋筆最強大的地方,既已春秋為名,那自然是與時間有關。
春秋筆一劃,可剝奪億萬歲月,化腐朽為神奇。而春秋筆與《春秋》合力,更是可以干預未來。
將某件未曾發生之事,以春秋筆寫在《春秋》上,那這件事就會在不久之後成真,成為註定發生的事。
兩寶合一,便是儒道聖器,威力不輸於先天至寶!但此寶卻是不能經常動用,因為它消耗的,不是法力,而是儒家氣運。
……
………………
“身合天地,真靈迴歸天地?”
“怎麼會,玄清怎麼會?”
金鰲島上清殿中,看到玄清身合天地,真靈迴歸洪荒,通天教主前所未有的失態起來。
玄清可是祂的驕傲,玄門最為優秀的弟子,怎麼會就這麼輕易的,就隕落了呢。
雖然,玄清是身合天地,並不是真的隕落。但在通天教主這些大神通者的眼中,玄清目前的情況,就是隕落,徹底的隕落。
先天真靈都回歸天地了,如何能不算是隕落?
對,以玄清的境界而言,先天真靈是不死不滅的,但到了天道嘴裡的東西,豈是這麼好吐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