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先天生靈,用的還只是後天至寶,以及後天靈寶。
可見後天至寶,也不是路上的大白菜,隨處可見。
當然,以截教的底蘊,四千多件後天至寶,還是拿得出來的。但四千件空間屬性的後天至寶,想要拿出來,卻是有些難了。
“四千件後天至寶雖多,但以我截教的底蘊,湊一湊,還是有的。”
“這不算什麼弊端吧?”
過了一會,多寶有些猶豫的說道。
“截教當然能拿的出來。但是,多寶,你可曾想過,那洪荒之中,能拿的出來,這麼多後天至寶的勢力,又有幾家?”
“這傳送陣,是為了惠及洪荒眾生而創造的,若是不能在洪荒普及,又有何用?”
“僅是為了方便截教弟子,辦法多的是,又何必費盡心力的專研傳送陣呢?”
看著多寶不服氣的樣子,玄清說話間,不由加重了語氣。
造福萬靈,教化眾生,或是推動天地演變,唯有這樣的壯舉,降下的功德,才能稱的上大功德。
餘者,僅是功德罷了。對大羅金仙之下的修士,有著大用。但對大羅金仙,只能說聊勝於無吧。
起不到什麼大用處。
所以,要是傳送陣,不能在洪荒之中普及,只能在截教弟子中流傳。那麼,玄清多寶二人得到的功德,無疑要少了許多。
別說是通往準聖的門票了,就是多寶,想要憑此證道大羅金仙,在玄清看來,都有些夠嗆。
“是師弟思慮不周,還望師兄見諒。”
經玄清這麼一說,多寶當即就想通了,連忙說道。
“多寶啊,把眼界放大點,不要只看著截教,要多看看洪荒的風景。大羅金仙縱觀宇宙洪荒,洞察天地玄機。”
“你不放寬眼界,如何證道大羅金仙?”
想了想,玄清向多寶告誡道。
想要證道大羅金仙,心,一定要大;眼界,一定要寬。不在眼於一時之得失,而是要以心,算無盡未來之得失。
沒有吞天之志,如何能有大成就?
“師兄教訓的是!”
多寶躬身說道。這都是前人的經驗之談,能讓他省卻不少彎路。
“此次事了,你多去東海轉轉,見識一下外面的風景,以放寬眼界,增長見識。”
“不要老是待在金鰲島上,溫室裡,養不出強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