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沒精打采的跟著車隊出城。
楊錫在邊上嘀咕,“我的殿下哎!您也不看看,長威伯誰都不帶,就帶了您,可見是關愛備至……您好歹去說幾句話啊!”
裕王搖頭,腦海中都是那個女人的倩影。
那日他出宮,正好遇到有少女等待盧靖妃召見。
明眸皓齒,肌膚勝雪……只是一眼裕王就淪陷了進去。
他令人去悄然打聽,得知女子姓汪,父親掛著個錦衣衛百戶的虛職,如今在五軍都督府中任職。
這等家世丟在京師遍地都是,可皇子娶妻就要這樣的出身。
高官權貴,武勳貴戚,抱歉的很,這樣人家出來的女子背景太厲害,不好控制。且容易生出野心來。
裕王心中歡喜,就等著宣佈好訊息,可沒想到的是,表叔卻來了個棒打鴛鴦。
他不蠢,從跟著蔣慶之出城開始,他就知曉嘉靖帝默許了表叔的決定。
這事兒交給你表叔了。
裕王抬頭,前方道路泥濘,一支車隊正艱難而來。
打頭的男子見到莫展後喊道:“可是長威伯?”
“你等何人?”莫展問道。
來人近前說道:“小人應祿,台州府來。”
蔣慶之聞訊下車,應祿行禮,“小人是海門衛文書,此次奉命帶來了海門衛父老的年禮……”
“年禮?”蔣慶之蹙眉,“陳勃搞什麼名堂?”
他最反感的便是弄這等形式主義,而且還擾民。
“這是指揮使的書信。”應祿把書信遞給蔣慶之,笑道:“陳指揮使說了,伯爺但凡知曉此事,定然會以為是他溜鬚拍馬。還真不是。
伯爺走後沒幾日,地方百姓就自發聚集,各家你出魚乾,我出筍乾,弄了許多特產,委託指揮使送給伯爺。禮物不重,不過都是台州府百姓的一片心意。小人告辭!”
蔣慶之還沒來得及說話,應祿就帶著人掉頭準備回去。
“站住!”蔣慶之叫住他,開啟信封仔細看著。
自從他率軍走了之後,剛開始只是幾個漁民嘗試出海,滿載而歸後,其他人看的眼熱,紛紛跟隨出海打魚。
——臨海對此默然。
孫連元上了賊船,海門衛睜隻眼閉隻眼,禁海令也就成了廢紙一張。
——台州父老說,若無伯爺,也無今日的好日子。若是送錢是害伯爺,便精心準備了些特產,還請伯爺笑納。
蔣慶之看著後面的禮單,主要是海鮮乾貨,還有些筍乾之類的,麻餈幾大筐,蔣慶之看到這裡不禁哭笑不得。
“這麻餈這麼重,一路運來不易。”
應祿說道:“那些人說伯爺在臺州府時對麻餈讚不絕口,再重也得讓伯爺在新年嚐到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