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剛和十餘大儒在一起喝酒,面色微紅,一雙眸子卻越發幽深了。
“把訊息散出去!”李昌喝了一口醒酒茶。
“是。”王其應了,但問了一句,“山長是想在眾目睽睽之下擊敗蔣慶之嗎?”
“陛下這兩年行事漸變,以往多靠著夏言、嚴嵩等人出頭,可這兩年卻屢次露面。這不是個好兆頭。”
李昌放下茶杯,“凡事都有動機,陛下頻頻露面,必然有所為。能讓帝王有所為的還有何事?”
“江山社稷!”王其懂了,“藉著此次論戰,咱們也能從蔣慶之那裡一窺陛下的心思。”
“方才你也見到了,那些大儒口口聲聲擔心朝局,可骨子裡擔心的卻是陛下出手。”
“陛下不會吧?畢竟前些年……”王其看看門外,見沒人,才低聲道:“南巡數度險些被燒死,宮變差點被勒殺……陛下難道還敢和天下士大夫翻臉?”
“早已翻臉了。”李昌淡淡的道:“不過陛下隱入西苑後,雙方維繫著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面罷了。”
王其恍然大悟,“那些人是擔心陛下打破僵局,徹底撕破臉。”
“帝王一旦撕破臉,憑著威權便能驅動一些人效命。前宋時士大夫何等威勢,依舊有仁宗與神宗兩度出手。”
李昌怔怔的看著茶杯,“如今的大明當如何。藉著蔣慶之的口向陛下問詢。是戰是和……是戰是和……”
王其告退,出去令人散播訊息後,他走到了那些大儒的住所外。
“……當下大明地方安寧,可朝中卻有佞臣一手遮天。”
“老夫看,不止是佞臣,有人在蠱惑君王!”
“那蔣慶之便是禍害!”
“後日,後日老夫倒要看看此人有何本事。”
“馬老一露面,那蔣慶之怕是會瑟瑟發抖吧!哈哈哈哈!”
第二日,訊息傳遍京師。
不少讀書人都來了銀山書院。
“李公!”
“楊公!”
那十餘大儒聞訊出來勉勵眾人,引發一陣陣歡呼。
這些人便是這個時代的明星,他們神色從容,開口引經據典,閉口先賢所言。
一時間,銀山書院彷彿成了鬧市。
“馬公!”
“梁公!”
兩個被推選出來的主辯手姍姍來遲,引發了讀書人們的一陣歡呼。
追星場面很熱烈,馬騫莞爾,“老夫五十餘,本以為此生就此在家中安然含飴弄孫,沒想到有小子跳梁。李公盛情難卻,老夫便重作馮婦,讓年輕人知曉何為儒學,何為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