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嵩是誰?
若是以官職來論,呂嵩執掌戶部,和宰輔也能坐而論道。進一步入閣也不是難事。
若以儒家來論,呂嵩便是儒家大將。
儒墨大戰以來,呂嵩一直未曾出手,有人主動尋上門去,卻吃了閉門羹……當時呂平奉命回覆那些人的話是:叔父說了,戶部事多,沒空。
意氣之爭呂嵩不屑為之,故而坐視雙方爭來鬥去。
當初嘉靖帝準備增選一人入閣,不少人都覺得呂嵩就希望。但最終卻是務虛的徐階入選。不少人為呂嵩打抱不平,他卻哂然一笑,說:“為國效力,何必分在何處,何必分個高下。”
面對個人榮辱,他坦然而灑脫。
面對戶部大小事兒,他從容自信。
呂平從未見過叔父如今日般的失態過。
那種痛苦煎熬,彷彿把他的骨髓都榨了出來一般,又像是把他的夢魘從魂魄深處活生生的抽出來讓他品味。
前宋!
呂平想到了前宋覆滅的歷程。
前有仁宗令范仲淹、韓琦等人發動新政,但隨即被士大夫們群起反對,不久就銷聲匿跡。
後有神宗令王安石發動新政,此次神宗意志堅定,王安石強項……可反對者眾多,新政在黨爭中漸漸難以為繼……最後王安石黯然下野,而神宗也英年早逝。
隨後新舊兩黨依舊爭執不休,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當金人南下時,把所有的爭執一掃而空……君王淪為俘虜,被一路羞辱。前宋……滅!
至於逃到南方的趙構組建的大宋,在呂平眼中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算不得正統。
蔣慶之這番話……呂平想反駁,卻發現無從反駁。他仔細想著,突然身體一震。
“當下的大明,與當初的前宋有何區別?”
蔣慶之的聲音很輕,卻恍若洪鐘大呂,令呂平忍不住嘶聲道:“不同的,自然不同的。當下大明若是陛下能納諫如流……”
“那些諫言,可能解決大明的問題?”蔣慶之問道。
“慢慢來……”呂平突然想抽自己一巴掌,前面蔣慶之就說了,這個大明在帝王眼中是自己的家,自家出了大問題,誰會慢慢來?
“長威伯以為,若是這一切不變,大明國祚……不久矣?”呂嵩恢復的速度很快。
“衛所糜爛,呂尚書以為然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