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和胡宗憲商議了許久,也喝了許久。
第二日凌晨,徐渭起晚了,急匆匆來尋蔣慶之,卻得知蔣慶之出門了。
“今日有朝會,伯爺說去見識一番那位呂嵩的鋒芒。”富城手中拿著一大坨牛肉,正準備為孫重樓做肉乾。
徐渭趕緊去追,緊趕慢趕趕到宮外,蔣慶之已經進去了。
他這般急切的模樣落在了別人的眼中,頓時引來嘲笑。
“這是想到了什麼妙計,急匆匆趕來稟告。晚了!”
“哈哈哈哈!”
徐渭回身,想著昨夜和胡宗憲商議的那個法子,眼中閃過厲色。
——蔣慶之弄出了沼氣池,每年農戶因此增收一成多。且農戶增收越多,逃避賦稅,交不起賦稅的可能性就越小,戶部因此會多出不少進項。
這可是墨家的功績?
你呂嵩既然想拆我墨家的臺,那倒也簡單,增收那部分賦稅,是不是該分潤些?
當然,這個分潤不是分給蔣慶之和墨家,而是給……道爺!
錢糧進了道爺的私庫,蔣慶之便能從中獲利。
有了錢糧,墨家可重金聘請工匠,乃至於轉向兵仗局,從那裡獲取工匠……兵仗局是內廷機構,你呂嵩有本事彈劾一個試試。
胡宗憲擔心這會引發君臣大戰。
皇帝的私庫和戶部的公帑之間該如何分界,如何隔離,這個都是有規矩在的。一直以來群臣最擔心的便是皇帝暴富。
把增收的賦稅分潤給嘉靖帝做引子,這事兒於情於理都不對,純屬胡攪蠻纏,無理取鬧……戶部必然不會答應,且可以義正辭嚴的駁斥。但同樣也只是引子。
此事被拒絕是板上釘釘的,連朱希忠都沒臉贊同。
徐渭和胡宗憲後來商議的結果是:以此為由,蔣慶之和嘉靖帝全面聯手,把墨家和皇室融合在一起。
蔣慶之腦子裡有不少好東西,把它們弄出來變現,變成無數錢糧。
手中有了錢糧,帝王可養大軍,可養工匠……墨家藉此不斷擴張。當墨家成功取代工部,收益更是令戶部把腸子悔青時,朝中的格局就變了。
君強!
臣弱!
到了那時,按照徐渭的說法:不聽話的臣子盡數驅逐。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錢糧在手,打造神兵利器的工匠在手,精銳京衛在手……
放眼這個天下,誰能敵?
士大夫們也不得不低頭妥協。
到了此時,蔣慶之的那些遠景宏圖才能一一實現。
可正主兒人呢?
徐渭惱火的看著宮中,他知曉呂嵩有備而來,甚至做好了各種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