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想過此戰的各種過程和結局。
最差的結局就是給明軍制造了巨大的傷亡,衝進京畿一帶劫掠一番後撤軍。
他不認為明軍能擋住自己南下的步伐。
若非忌憚蔣慶之斷自己的後路,俺答甚至會直接南下,而不是停在大同一線逼迫明軍出城決戰。
他自信滿滿,準備用這一戰來奠定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至於那位所謂的黃金家族的大汗,讓他淪為歷史吧!
他也想過大明的各種應對方式。
比如說令大同和宣府明軍謹守不出,明軍精銳在京畿之前阻截自己的大軍。
如此,後有大同宣府明軍破壞糧道,斷他歸路。前有明軍精銳攔截。
但他絲毫不懼。
他甚至希望明皇能如此應對。
他的麾下全是騎兵啊!
來去如風。
他需要做的就是殺戮!
衝進關內後,四處殺戮,讓明軍所謂的精銳跟在自己身後疲於奔命。
當然,若是明軍坐視,那就有樂子看了。
他會沿著明人京畿一帶尋找突破口。
明軍精銳不過數萬,哪能把整個京畿看牢?
只需一支偏師插入,他就能調動整個明軍。
隨後,他進可攻打京師,退……大同和宣府明軍難道還擋得住本汗的大軍?
真特麼是個笑話。
但蔣慶之來了。
在大同,俺答和蔣慶之互相試探。
比吉率偏師南下攻打亂嶺關,這就如同是圍棋中的試應手。
投石問路。
看蔣慶之如何應對。
俺答對此寄予厚望。
但沒想到的是,蔣慶之竟然破釜沉舟,把山西一線的明軍精銳盡數抽調到了亂嶺關,而且明皇竟把自己的皇長子也派到了亂嶺關。
蔣慶之把整個山西都拋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