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要求不高,其實不低。
最少,遼東大部分官員,在何夕看來,是不合格的。但也沒有辦法。大明人才匱乏,不是一天兩天的。即便南京國子監,以每年千餘人畢業的速度。也不足以填滿整個大明。
更何況,何夕對遼東管理,與大明原本的管理制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太精細了。又多了很多官員需要。
遼東本來就是文化荒漠。人才稀少。增加了大量用人需求。何夕真要是吃毛求疵,下面就沒有做事的人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何夕心中暗道:“看來遼東的官學,要提上日程了。”
此刻的遼東還沒有一座像樣的學校。但是,已經有了建立學校的基本條件,足夠的書籍,特別是將高麗一國的典籍,收颳了大半。高麗的人才也收颳了很多。
當然了,高麗一國的人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有一些死忠於高麗,完全不與大明合作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少數的。
大量識字,並精通儒學的人,不管放在什麼地方,都是人才。
而且而今情況,對高麗遺民,也不能一唯用強壓手段,反正高麗已經亡國了。連高麗小朝廷也不在了。似乎也該改變一些手腕了。
忽然之間,一股奇特的味道飄了過來。
朱雄英遠遠的聞見了,強忍著噁心,但是越走越近,這個味道就越濃。朱雄英忍不住說道:“這是什麼味道?”
剛剛回到何夕問題的官員,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就是鹹魚的味道。”
何夕其實也忍得很辛苦。
這種味道怎麼說啊?
完全說是臭味,那是不對的。但說沒有臭味,更是不對的。是臭味與腥味的結合,再加上海洋的味道,與鹹味一起,就有了這種層次非常豐富,讓人一聞,就覺得噁心的味道。
有人說某些人臭腳丫子的味道,就好像是鹹魚味一般。大概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這個官員連忙說道:“味道是有一點不好聞,但是吃完全是沒有問題。真的沒有問題的。這幾日給下面發的都是鹹魚飯,都沒有說什麼。”
何夕雖然來到古代,但在伙食上,並沒有受到多少苦。總體上說錦衣玉食,是有些過分了。但是除卻一些特色的事務,比如油炸食品,飲料,還有一些科技與狠活之外,他想吃什麼。就會有什麼。特別是後世已經禁止捕獵的山珍海味,更是吃了一個遍,特別是在遼東,東北虎都吃了好幾頭了。如果放在後世,早就上法制頻道了。
所以對於這個味道,他也受不了。
只是何夕知道,很多人都是看著何夕的臉色做事的。何夕對於很多事務,何夕的喜歡與不喜歡,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整個遼東的風向標。鹹魚好吃不好吃,好聞不好聞,並不重要。但能不能吃,卻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