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三章 經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經濟 (2 / 2)

還好何夕有先發優勢。在一個物資短缺的前工業時代。工業化成本的優勢,足夠給何夕太多容錯機會。才一步步走到現在的。

楊震下去讀書不起提。

何夕見過楊震之後。並沒有回到後面享受天倫之樂,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各方面技術攻堅的成果,還有各衛所遇見的情況,春耕進展,等等,有太多的東西,需要何夕來掌控把握了。

還有這幾十年海商背後一些事情,何夕也需要理順,為後天的見面做準備。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工夫,就到了何夕要見這些人的時候了。

這些人早早就在牛莊驛站大堂候著。

何夕高高在上的地方,表露無遺。他們不管掌握影響多少金銀,在何夕面前不過是一個草民奴僕而已。都要畢恭畢敬的。

只是,這些人恭敬之外,似乎有一些恍惚。

楊震也是。

楊震從當日離開何夕之後,這兩天只睡了三四個時辰。現在兩個黑眼圈是非常大的。因為何夕給他帶來的震撼太大了。

楊震看何夕的書,有一種看李悝,商鞅的文章的感覺。無他,大量用數字表達。先秦法家,就有這個特點,說盡地力之教,之後就有大段文字描述,一百畝地產出多少,等等。

最後得出結論。

而何夕的文章也如此。倒不是何夕想如此,但是數學作為科學之父,幾乎在一切科學之中得到了體現。即便是社會人文科學之中也是如此。馬克思在分析很多現象的時候,也是用了很多數學工具的。

何夕甚至還壓縮減少很多。

畢竟,而今還不用談太深奧,說的僅僅是工業化本身。而不是資本主義的規律。

真理有穿越古今的能力。這種顛覆性震撼下,楊震能睡著覺,已經是自制力不錯了。如果這篇文章,放在方孝孺面前,方孝孺很有可能瘋了。或者出家遁入空門。比起這些嚴重結果。睡不著覺是太尋常了。

特別說明,方孝孺最討厭佛門。

一有空閒,楊震就在推敲這些理論,更是看到了紡織廠之中,分工合作之下,暴增的生產效率。更是沉迷其中,他已經感覺到其中龐大的力量。

其他這些掌櫃們,雖然不明白理論,但是他們最會算賬了。只要一算就明白了。這個紡織廠有多賺錢。其中道理說複雜,也複雜。需要很多經濟學家來解釋。

說不復雜,也不復雜。看上去整個管理模式也沒有什麼大概的改變。不就是分工,使用機器,等幾樣而已。

他們也是能做到的。

只是,他們思忖片刻,就知道在遼東以外這樣做,估計不大好辦。

原因很簡單,會遇見阻力。

別的不說,大明天下男耕女織。除卻遼東之外,哪一個地方的女子不織布。其實遼東女子也是織布的。但是在軍管之下,個人的力量彙集不成浪潮。更不要說,何夕也給了下面人一些補償。再加上遼東缺人,不管男人女人,都要捲入工業化浪潮之中。也就沒有那麼多意見了。

對於百姓來說。忙點累點不算什麼。只要能賺得更多就行了。

但是其他地方可不一樣了。

其他地方人口倒是過剩。能招募人手。但是也砸了更多人的飯碗。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體系之中,糧食更多是用來維持生計,與用來支付賦稅的。能給家裡帶來現金的,就是女人的布。

很多底層讀書人都是靠著母親與妻子日夜辛苦所織的布,才有了讀書的機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