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遼東年關
南京那邊有什麼變化,何夕並不知道。
何夕已經焦頭爛額了。
一到年底,就是小老百姓也要盤盤家底,更不要說,遼東局面了。
但是何夕不用盤就知道,遼東局面很不好。
何夕不得不承認一點。
他在遼東這兩年,民力用的太狠了。
先是北伐,然後又是打高麗,更不要說各種建設,然後,承接移民。甚至一度有一些小亂子。人畢竟不是機器,就是機器超限度使用,那也是要壞的。
故而民力近乎枯竭。
讓何夕不得不下令,今年冬天除卻必要的防衛之外,取消一切任何,讓遼東上下好好休息一個冬天。明年開春之後。再安排不遲。
而另外大部分人力的來源,就是高麗移民。這些人在藍玉手下吃大苦, 受大罪了。一個個驚魂未定,不好好安撫一下,一個不好,就弄出大叛亂了。
何夕倒是不擔心,這亂子太大。只是死傷一個,也是遼東的損失不是?
是以今年這些剛剛過來的移民,只要建設好自己的房子,貓冬就行了。
人力就這樣了。
人力枯竭,其他方面就富裕了嗎?
不,不是的。
此刻,遼東巡撫衙門之中。
何夕在中間落座,兩側文武官員,並排而坐,牆角之下,放著一排桌子,已經各種賬本。正是要核算這一年總開銷與結餘。盤算他手中有多少錢。
楊士奇朗聲說道:“老師都準備好了。”
楊士奇是何夕從南洋叫過來,而今是參政。前文說過,參政在唐宋很大。但是而今不過是布政使的佐貳官而已,管什麼事情,還要看上面怎麼安排的。
朱元璋給何夕全權。
何夕毫不猶豫的發出召喚令,將自己夾帶裡面的人都叫過來。楊士奇是其中之一。
何夕很快就讓楊士奇以參政的身份,掌管遼東所有的開支。
其實,而今遼東體制很亂的。
不過,何夕作為大明第一個巡撫,這個官職都是新的,下面的官員就隨著何夕來設了。畢竟何夕上面有人。他只需提出架構,提出人名,報給南京,走一道手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