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這一次出航的三支船隊,水手都是各地抽調的精兵強將。這是好事,但也是壞事。因為之前不是一個集團,他們服從上司,不過是聽從朝廷之令。
在遠離大明的地方。朝廷的命令,又算得了什麼啊?
根本管不到這裡。
容易內訌。
這樣做並不是沒有好處的。那就是他們內部不合,不至於讓某些人學徐福,一去不復返了。
方鳴謙既然想將金子大部獻給朝廷,那就消減了士卒金子。這讓很多士卒很不滿。原因也很簡單。對於方鳴謙來說,更多的金子獻給朝廷,就等於朝廷更多的賞賜。
而士卒這裡卻不一樣。
朝廷的賞賜對於士卒來說,固然豐厚,但是決計比不上手中的金子,畢竟大明即便再大方,也不可能給每一個航海計程車卒,高官厚祿。於是分歧就產生了。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一場內訌就開始了。
方鳴謙當時也想制止得來。結果被亂刀砍死。
好在這一支船隊,是以方家舊部為核心建立的。方家的人最終還是將對面給殺光了。於是,一千多人探險隊,死在各種意外情況,乃至於土著廝殺的人不過幾十個,甚至不到百人。但是有近一半人,都死在自己人刀下了。
最後,方鳴謙的兒子,方乘風火化了方鳴謙,帶著骨灰上船,離開這個傷心之地。
從洪武十九年開始返航,在途中度過一個冬天,一直走到現在,才找到他們熟悉的航道,也就是日本海的航道。
本來,到了日本,就回到已經成熟的航道體系之中,距離大明也不遠了。而且雖然日本偏遠。但是比起美洲,已經算是文明的地方了。而且離開大明的時候,帶著朝廷給日本國王,足利義滿的書信。在日本做了最後的補給。
他們也不知道而今情況大變。還在日本補給。
日本人本來沒有想與大明撕破臉。但是有了士卒露了白,不露了黃。
不想與大明撕破臉是幕府足利義滿的想法。以日本的統治模式,足利義滿的想法,與下面武士的想法,並不一致,他們想得不多,那就是金子我要。
於是,當地武士發現明人有大量黃金之後,當夜就組織了夜襲。
方乘風機警,算是擋住了。
方乘風大怒,當即對著日本港口開炮,點燃了日本的茅草房子,一場大火,將這個港口燒成白地。
事情也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