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何夕其實對女真人斬草除根,並不是怎麼在意的。畢竟,他已經改變了歷史,不太可能再有清朝。只是朱元璋的命令是不能違背的。而朱元璋當成北伐檄文,對各族的態度是,只要安穩服從大明朝廷的領導,大明朝廷也待之如一。
有很多異族都在的大明旗幟下戰鬥,這並不出奇。
而且女真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
或許可以分出一部分人,在大明麾下。想來,朝廷也不能殺女真人,就殺自己人。那不就成為桀紂之君了。朱元璋決計不會如此不智的。
何夕沉思片刻說道:“如此說來,為什麼不向鴨綠江以東增兵。”
葉旺說道:“回大人,首先兵力不夠,而今遼東一切準備都向北伐靠攏,各部都安置在前線,等待大軍到來。抽不出多少兵力,高麗畢竟是萬乘之國,幾十萬軍隊還是有的。不管能不能打,數量少就不少。如果派兵去鴨綠江以東,派多少人合適?少了根本不夠用,多了遼東而今沒有。甚至派兵會加劇鴨綠江以東地區的對抗。高麗人能夠一直增兵,我們不能。”
“其次,這事情關係重大,需要朝廷決策。我這裡不能擅自行動。”
葉旺說得在理。他雖然是遼東最高軍事長官,但是他的權力也不是無限的。高麗與大明之間微妙的關係。葉旺很擔心出兵鴨綠江以東,刺激到高麗一方。
到時候,影響了北伐大局,可就不好了。
不過,何夕是巡撫。有臨陣決斷之權。更何況何夕知道,對高麗用兵,甚至滅國,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也無所謂什麼影響不影響了。甚至如果高麗真影響到了北伐。北伐大軍很有可能先轉向高麗。
滅了高麗再北伐不遲。
隨著大明海上力量的增長,再加上海運的便捷,在何夕看來,滅高麗要比北伐更加容易一些。
何夕說道:“葉沈。”
葉沈立即出列,說道:“末將在。”
何夕說道;“任命你為義州千戶。由遼東都司配齊所部,立即去義州任職。為了行事便利,我授予你收編女真義從之權力。單獨列支,直接報到我這裡。”
義州就在鴨綠江對面,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地名了。
所謂義從,就是漢代少數民族的僱傭軍。他們為漢朝打仗,著名的有湟中義從等等。何夕以這個名義,是讓葉沈卻編練女真人為士卒。這些女真人投奔朝廷之後,何夕再找一個機會,編入衛所之中。
比較大明衛所之中,有蒙古人,高麗人,回回。色目人,等等,都很正常,多一些女真人也很正常的。
也算讓這些女真人免於被屠殺吧。
而對葉沈是酬功,也是歷練。
葉沈在何夕身邊這麼一兩年,何夕與葉沈朝夕相處。談論多了,何夕也知道,葉沈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在軍事上特別擅長,但是口說無憑,總是要上戰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