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也將懷疑放在了呂氏這裡了。
徐輝祖說道:「陛下,您說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陛下來找我,到底有什麼事情?」
朱允炆說道:「我說的很清楚了,我想要一條生路,一條離開大明的生路。」
徐輝祖頓時沉默了。
面對朱允炆這樣的情況,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將朱允炆送走。徐家一定能做到的。否則,這就不是魏國公府了。徐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天下第二家,僅僅在朱家之下。更不要說,徐家而今與北京方面是有默契的。
這種默契存在,北京方面對徐家的一些船隊,並不怎麼檢查。
從南京出海,到南洋也不過一個月的光景。到了南洋,雖然有南洋各藩王在,但是南洋各藩王對南洋的統治,與大明對地方的統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想躲藏是很容易的事情。
只是徐輝祖要明白,做這一件事情的後果。
他這樣做,一定會被北京方面,特別是朱雄英打入另冊的。
徐輝祖自然是不願意的。
徐輝祖的沉默,也是一種拒絕。
沒有人說話,氣氛到了冰點。朱允炆嘆息一聲,說道:「既然如此,就請魏國公在府中,找一個地方,我就在這裡住下來了。等將來南京城破,魏國公也可以將我送給我那大兄,為魏國公謀一份前程,也算是我欠中山王的。」
徐輝祖聽了,說道:「陛下,你何必如此啊?」
對於別人來說,這是一分功勞。但是對於魏國公府來說,這樣的功勞他們可不想要。皇帝從來是皇帝。即便是末路的皇帝,最好也不要動。
殺皇帝的人,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司馬家當街將皇帝給殺了。真是好威風,好霸氣,但是結果如何?近的說,那位將翰林兒沉江的,很早就被朱元璋清算了。
朱元璋對外說,這本是他的本意。這一點上,也很難說清楚了,有些人覺得是,韓林兒即便活著,也動搖不了朱元璋的地位,有些人覺得,不過是殺人
滅口而已。
魏國公一脈與皇家關係如此之親密。徐達與朱元璋的情分在,皇帝走投無路,投奔魏國公府,被魏國公府拿下,送給北京方面。今後魏國公府的名聲,也不會好到什麼地步去。
更何況,真能得到北京方面的褒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