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徐州鐵廠的安排
軍隊的武器的更新換代,今後大概以十年為批次了。
軍工廠之中的大量工匠,也會轉型到其他方面去了。
畢竟,何夕在大明這麼多年,其實也沒有培養出多少高技術人才。之前這些人被何夕集中在軍事領域,甚至蒸汽機研發在戰爭之後,也沒有再推進了。
只是原來的樣子維持而已。
但是而今一切都回到了正軌之中。
葉沈也是一樣。在大戰之中,何夕都要忍著讓葉沈,但是戰事結束了。葉沈將來或許是樞密使。但是在政治地位上,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葉沈也知道,這是必然。
但是落差還是有的。
不過,何夕並不是落井下石的人。他也會對葉沈進行補償。他說道:「對了,來徐州,你有沒有看過徐州鐵廠?」
葉沈淡然的說道:「徐州鐵廠有什麼好看的。」
何夕說道:「不錯,徐州鐵廠與遵化,瀋陽相比,根本沒有什麼好看的。但是這如果是你的鐵廠,你還覺得不好看嗎?」
葉沈一愣,有些不明就裡。
何夕說道:「朝廷欠了很多國債,你是知道的。而今戰事勝利,自然要想著怎麼還了。其中有一項就是變賣逆產。徐州鐵廠,乃是而今佔領各地之中,最大的逆產。所以,也是第一個拿出來拍賣的。朝廷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前線將領有優先權。」
戰爭還沒有結束,但是已經很有必要考慮之後的事情了。
戰爭一定會造就很多驕兵悍將。讓他們老老實實的接受這樣的落差是不容易的。何夕想的很簡單,那就是掏錢。
給員工講大道理沒有什麼用處。
給錢是最實在的。
當然了,能讓何夕想辦法安撫的將領,都是高階將領,也就是未來的靖難勳貴們。何夕很早之前,就想將朝廷勳貴拉攏為資本主義的代表。
但是實際上,他失敗了。
因為,洪武勳貴從一開始就定型了。即便各種產業再賺錢,他們從一開始從田畝上賺錢的。已經形成了思維慣性,改不了了。
而今卻不一樣了。為了這些勳貴們,有些人是有家底的。比如方乘風的方家,人家早就是海商了,談不上富可敵國。但是也很有家底的。
但是如葉沈的葉家,瞿能的瞿家,等各家未必有很多的家底了。
何夕幫他們建立家業來。讓他們習慣從產業上獲取利潤,他們也就天然的轉向了資本主義的陣營。雖然,這樣做有很多其他問題。
但是當軍隊是資本主義的軍隊的話,整個社會體系是不可能回到當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