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四十九章葉沈的決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九章葉沈的決策 (1 / 3)

第一百四十九章葉沈的決策

朱允炆說道:「馮勝在京師沒有子嗣。」

此話一出,下面的人誰也說不出來其他話了。

歸根結底,而今的朱允炆對任何人都不信任了。

即便是眼前幾個人,按理說乃是他的心腹,但是他也不相信。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非常之人,來力挽狂瀾。這樣的人必須有非常之事權。畢竟如果能以往昔之成法挽回局面,事情也不會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但是因為之前的事情,朱允炆對任何人都沒有多少信任了。

宋晟也好,李景隆也好。朱允炆覺得他對這些人不可謂不信任,但是最後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但是不能因為不相信這些人就不用人了。

各方面急如星火,不管好也罷,壞也罷,都是要安置的。

朱允炆思來想去,也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安排絕對忠於自己的人。這種如果有能力也就罷,沒有能力也行。無非是自己多操點心。丁顯就是其中的典型。

第二種選擇,就是能拿捏住的人。

雖然說,很多人做大事的時候,是不顧忌家小的。但是有家小牽制,總是比沒有家小牽制要好一點吧。而且馮勝的女婿不是一般人。

是周王。

一旦馮勝在前線生出什麼心思來?

朱允炆是毫無辦法的。

朱允炆這裡理由簡直無懈可擊。

只是派誰過去啊?

朱允炆想來想去,說道:「就韓國公吧。」

韓國公李祺在朝中一支有很大分量,有一群老將支援,作為軍中的反對派,是朱允炆用來制衡傅友德的棋子。只是這個棋子一度沒有用。但依然不能否定李祺的地位。

之所以用李祺,一方面是因為漢中總兵官,乃是李景隆與韓國公一脈爭奪,然後拿下來了。李景隆做下如此好大事。自然證明了當初韓國公一脈是正確的。

要加以安撫。

另外,就是韓國公一脈的崛起,是在朱允炆登基之後的。他並不是洪武朝原本的政治結構之中的。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是得了朱允炆的恩惠。

而北京如果贏了,對南京的勢力一定會進行清洗的。

很多人都要離開權力中心,甚至要進行清算。但是清算到那一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馮勝,即便北京打下來之後,馮勝依然會是大明國公。或許實權會被削掉很多。但是馮家的地位,一定會保留的。

畢竟,馮勝這麼多年,幾乎不參與朝政,將家中子弟早早打發到雲南去。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立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