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件事情,李景隆也是很錯愕的。
他雖然早就存了這個心思,但是他也沒有想到,戰事發展如此之快,很多事情都沒有來得及處理。
特別是南京方面的。
畢竟李景隆是在南京新鈔貶值這裡面插了一手,大賺特賺之餘,場面也是要收拾的。而且他在漢中背叛,南京那邊會如何惱怒,李景隆也是能夠想得到的。
所以李家在南京的家人,也是要安排好的。
當然了,安排的人也不會很多,無非是自己的兒子,夫人等嫡系幾個親人,至於曹國公府其他的人,他願意送給朱允炆,讓朱允炆消消氣,畢竟,很多事情也不能做到太明顯。
朱允炆也不是傻子。
李景隆將曹國公府搬空了。朱允炆什麼也不知道,才是不可能的。
李景隆也不是太在乎這些下人的性命的。
只是而今很多首尾都沒有處理,一旦他背叛了會牽扯很多人的。
但是李景隆是什麼樣的人?
他思忖片刻,就下定了決心了。
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這局面一步步逼得這裡了。
關中局勢崩潰太快,更不要說崩潰的原因是宋晟的倒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南京豈能沒有反應,李景隆已經透過自己的渠道得到了一些訊息。那就是南京朝廷已經決心派出很多監軍,到各處駐守,確保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甚至很多錦衣衛都已經離京了。
錦衣衛這柄神兵利器,在朱允炆的手中早就生鏽了。但是即便是生鏽了。但依舊能夠殺人的。李景隆做賊心虛,而且很多事情,李景隆還是留下了很多破綻。
這也是必然的。
畢竟,李景隆的體量太大了,動作太多了。也是朱允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的事情,才拖得這麼長一時間。
他不擔心別人的危險,只擔心自己的危險。
其次,就是價碼的問題。
宋晟已經倒戈了。
如果說梅殷的倒戈是意外,宋晟的倒戈就是必然了。很多事情都是衝在前面有賞賜,落在後面就不行了。如果李景隆在猶豫,很有可能連第三都算不上,那個時候才更悽慘了。
所以,李景隆一定要搶先。
更不要說,還有人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