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敏銳感覺的海洋為北京所有,帶來的巨大的戰略被動。
他對朱允炆有很多氣,但是傅友德也知道,他是殺了藍玉的人。是他拿下藍玉,才與了朱允炆的登基。或許別人對於朱元璋想要傳位給朱雄英這個傳聞不怎麼相信。
但是傅友德是相信的。
無他,藍玉與朱允炆的立場是水火不容。朱元璋派藍玉坐鎮南京京營,這一件事情本身就非常不合常理。
除非,這皇位是給另外一個人的,但是中途出了意外。
至於什麼意外,傅友德不敢去細想,但是想來自己也是意外之一吧。
但是不管怎麼說,傅友德與朱雄英是沒有什麼緩和的機會的。他覺得自己如果是朱雄英,不滅傅家九族,就已經是寬宏大量了。
傅友德決計不能看到北京崛起。
他與朱允炆之間種種矛盾,但是面對覆滅北京這一件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而今局面,他不可能繼續執掌兵權了。畢竟南京形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他不讓這一步,朱允炆確實缺少臺階下,但並不是完全沒
有辦法的。
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只是南京將心思放在這上面,忽略了北京的發展,是非常不對的。
傅友德願意讓這一步,主動認罪,辭去大將軍一職。不過,他也有一些要求,要求保證盛庸一系人的權力。在他想來,朱允炆不會在意這一件事情的。
畢竟,真正不希望軍中一言堂的,一直都是朱允炆。
傅友德作為軍中第一,自然被朱允炆壓制。而傅友德退下來了。朱允炆就不會多針對傅友德了,還要借用傅友德殘餘勢力,來牽制未來的大將軍。
一想到這裡,傅友德露出一絲冷笑,心中暗道:「我倒要看看,繼任者是誰?」
傅友德比誰都知道,這個位置不好坐。別人看來,獨領天下最精銳的人馬。威風凜凜,不可一世。但實際上,面對何夕花樣翻新的手段,傅友德已經力不從心了。
只能勉強支援而已。
可以說實在是難為他老人家了。
他倒是要看看,這個位置,別人怎麼做?
他不覺得這個位置,有幾個人能坐好。
除非一個人。
傅友德心中忽然想起了徐達。但是隨即就搖搖頭,暗道:「不可能,徐達的身體太差了。」
統兵打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體力活。千里跋涉就不用說了。還要熬夜,他做起來已經很勉強了,更不要說徐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