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說道:「你知道,這些工程是怎麼修建的嗎?」
李景隆是一個聰明人,聽話聽音,他怎麼能聽不出來李景隆的言外之意?
李景隆說道:「也是徭役?」
姚廣孝說道:「正是。我派人調查過,最多的是山東南部的徭役,已經有一些地方,壯丁服役一年有餘了。」
李景隆再不通世事,但也知道在底層百姓哪裡,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一個家裡一年沒有男人,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李景隆有些疑惑的說道:「我看北方也沒有停下大工程。為什麼會這樣?」
姚廣孝說道:「當年太祖變法,其實已經要廢除徭役了。只是最後不得不模糊此事。畢竟影響太大了。但是當今陛下登基之後,就完全廢除了徭役制度。甚至當年修建北京城的時候,就是給工錢的。而今整個北方,不管說沒有地方官員役使百姓,但是隻要上規模的工程,都是僱傭。甚至因為養活了很多工程隊,多少百姓專業經營這樣的事情。你也應該聽說過的。」
僱傭制,與徭役制兩種不同的制度,帶來不同的結果。
在北京,僱傭帶來極大的財政壓力,這也是一億國債很快就花完的原因。要知道,北京的收入可不僅僅是國債。各方面其他的收入,也有不少,再加上貨幣超發的收入。
一年幾個億的開銷也是正常的。
只是很多不計入軍費
之中,比如鐵路的經費。
但是這樣大手筆的投入,也帶動了其餘方面的經濟增長。不說別的。大量百姓手中有了錢,會做什麼,會消費啊。各種消費刺激了經濟增長。
而北京健全的商稅制度,不敢說沒有人偷稅漏稅。但最少經濟發展的紅利相當大一部分都被朝廷拿下了,化為財政收入。又支援了戰爭。
其中有沒有泡沫?
甚至就貨幣超發這一件事情上,北京要比南京嚴重的多。但是市面上沒有太多的感覺。
自然是有的。甚至相當不少。但是最少要比南京強多了。可以說,北京將戰爭對每一個人的壓力轉變了通貨膨脹。讓很多人錢財損失。而南京方面很多壓力都直接以徭役的方式壓在百姓身上。
這是要死人的。
李景隆有些茫然,他好像明白了很多,但是又好像不明白。
姚廣孝也沒有多給李景隆講的意思。畢竟要讓李景隆明白這麼多事情,需要很多前置的功課要講,姚廣孝可沒有給李景隆講課的意思。
姚廣孝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最近你在江寧織布廠,賺錢了沒有?」
李景隆說道:「自然是賺了。」
姚廣孝說道:「賺的多嗎?」
李景隆說道:「不多不多。」李景隆說不多。但是滿臉的笑容,已經出賣了他。這是一筆很多的財富。
姚廣孝說道:「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江南很多社學,都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