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飲鴆止渴
丁顯也不瞞他,而是伸出手,緩緩露出三個指頭。
齊德眼睛一亮,說道:「三億?」
如果是這個數字的話,齊德覺得還可以接受。
但是丁顯淡然說道:「再加一個零。三十億。」
此言一出,頓時將齊德給震住了,說道:「怎麼可能?這麼多,這是飲鴆止渴。」
丁顯冷笑說道:「是又如何?」
這一句話,讓齊德給震住了。
其實,印鈔不在於印多少,而在於能不能用這一張紙來換了商品。這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這一張紙背後是什麼。只要能換來物資,就是錢,而不管這一張紙,背後到底有多少背書,不能換了物資就不是錢。
這一點上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丁顯是不想發行這麼大的。但是幾個方面的因素,讓他不能不發行這麼大。
第一,就是商業需要。
說實話,即便沒有工業革命。大明這樣體制的國家,內部商業交流,也是需要非常多的錢。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量。
也就是說,丁顯要想讓新鈔代替北京舊鈔,成為主流貨幣,即便必須有一定的數量。
數量不夠,根本不可能代替北京舊鈔成為南京地面的主流貨幣。
單單在很多地方強制兌換的新鈔數量就很多。
很多賦稅,南京朝廷強制必須要用新鈔繳納。沒有十億數量級,根本不行。甚至需要的更多。
這也是支撐南京寶鈔保持堅挺最重要的一環。
第二,就是朝廷開支了。
南京朝廷建立工業體系,徐州鐵廠,佛山鐵廠。還有造船廠,等等一系列工業投資,前線戰場的軍費,撫卹等等。
何夕這邊一年開支一個億以上。
還僅僅是軍費。
而南京這邊可就不一樣了。是北京的數倍。
自然是因為南京要做的事情,要比北京多很多。比如工業體系。
在開戰之前,何夕就藉助北京營造工程已經建設得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何夕非常重視海外市場。也就是說,在開戰之前,北方的工業體系已經進入了正迴圈之中。
這一套工業體系是賺錢的,而任何工業品一旦批次生產,一定是生產越多就越便宜。何夕所需的軍需物資,有整個工業體系分攤成本。自然很便宜。而南京就不一樣了。
且不說,南京生產的工業品有沒有市場。能不能與北京的競爭。單單說一點,丁顯壓根沒有這個概念,不僅僅他沒有,很多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