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摧枯拉朽
面對這種局面,宋晟只能放棄對榆林外圍要地的爭奪。
將騎兵放到二線,維持榆林與後方的聯絡。
這是榆林的生死線,決計不能斷絕。
一旦斷絕,榆林就真的成為一座孤城了。
不過,瞿能也沒有想要完全圍死敵人。而是從三個方向,向榆林進攻。
無數火炮陣地在城下開始佈置。
而榆林城外所有外圍戰線,一瞬間開始與北軍交火。
城牆作為城池攻防戰的核心。在火器時代已經不能作為核心了。因為城牆太容易被轟塌了。這個趨勢已經有兆頭了。
宋晟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這一點了。但是他在作戰的時候,並沒有完全固守榆林城,而是在榆林城外佈置了很多外圍營地。
壕溝木柵欄,火炮,火銃,等一系列火箭,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埋下了很多自發火地雷。
外圍幾處高地,更是加強佈置。作為重要支撐。ap.
而瞿能應對辦法,就是大炮轟後,騎兵衝,騎兵衝後,步兵挺進。
特別是在鐵路的幫助下,幾千斤的重炮運到了前線。這些大炮與歷史攻破拜占庭的拜占庭大炮相比,誰更重一些,這個還真不好說。反正這火炮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的鐵路的載重能力,即便如此,翻越燕山的時候,一度要士卒下來推車,才能過來。
不過,在威力上絕對是一個極致。
也就是黑火藥的極致。
黑火藥的威力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何夕已經用了很多辦法對黑火藥進行提純,在他的指引之下,北京生產的黑火藥威力遠遠超過了南京。但也僅僅如此而已。黑火藥有自己的侷限性。
不是何夕不像搞出更好火藥。
而是何夕做不到。
在黑火藥上面,大明是有基礎的。歷史上戚繼光的黑火藥威力就相當可以的。何夕只是加以提點,就足夠讓黑火藥威力增加幾個層次。而且,北京在火藥方面有完整的優勢。
日本琉球的廉價原材料源源不斷到北京,在成本上,遠遠勝過南京。
這並不是當務之急。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才。
火藥更迭,就需要培養出足夠的化學人才。但是何夕費勁功夫這麼多年,才堪堪將蒸汽機給搞出來,可以說,其他在機械上的提升,都是因為蒸汽機這一個專案的技術外溢。
何夕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才去攻克另外的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