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解綸本身,他是不願意這樣的做的。
原因也很簡單。壟斷多爽的。
解家在北京紡織業的地位,與壟斷相差不大,雖然還有很多家也是吃這一碗飯的。但是因為解家的地位,行業內的事情,幾乎是解家一言可決。
何夕對這種情況,也是不置可否。
他自然知道壟斷的危害。但是他不管的原因有二。
第一,現在沒有時間,沒有精力管這一件事情。畢竟這樣做的人並不只有解家一個,甚至可以說解家做的還算好。很多勳貴們乾脆商議,一家一個行業給分了。幾乎什麼也不做。就是這個行業的老大。
下面做買賣的必須上供,聽招呼。否則就會捱打。
何夕能怎麼辦?一個個清理了。
何夕其實已經很
努力的清理這些官僚資本了。但是而今,也只能放放,畢竟正打仗的。
第二,何夕也相信市場的力量。
並不是說,何夕相信市場會驅除壟斷。而是現在而今的市場還沒有完全開發。很多地方的需求,足以支撐很多家紡織企業,也就是說,而今的市場還是藍海,說不定什麼地方,就會冒出來一家新的紡織企業。
何夕完全不需要動手。
等著就行了。
等將來再順水推舟就行了。
如何用最省力的手段,做最難的事情,這就是政治手腕,或者說是統治的藝術。
何夕而今算是入門了。
解綸不敢再不情願,他也知道,他弟弟打照顧的事情,他不能聽從,即便要他大出血,他也必須出血。更不要說奉命賺錢啊。
於是解綸毫不客氣。狠狠的敲了他們一筆。白先生面不改色。將這一件事情答應下來了。反正不是他出錢。他只是一箇中間人而已。甚至解綸也是一箇中間人。很多紡織機械,都是遼東鐵廠或者遵化鐵廠所生產的。
奈何,尋常人更不可能從這兩地訂購。
畢竟官辦工廠,還是有一定的門檻,這些人如果是在北京辦廠,自然是有辦法搞定的。但是要在南京辦廠。這裡面的問題就太大了,必須需要一個人轉一手。
但是本質上,也是為北京政府創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