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六十三章大風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大風波 (2 / 3)

這也是丁顯能夠有勇氣向方孝孺發起挑戰的原因。

方孝孺手下太鬆散了。

只要有足夠的強大,天下文官不會反對丁顯出任首輔的。這也是丁顯向朱元璋學習的地方。大部分官僚其實都是軟骨頭,他們缺乏足夠的勇氣抗上。

他們看起來很厲害,人多勢眾,但是面對利劍。卻沒有抗爭的勇氣。

要想快速的收拾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下刀子。

沒有足夠快的刀子,沒有足夠多的人流血。丁顯不會那麼容易坐穩首輔寶座的。更重要的是,丁顯的時間也不多。他必須在足夠快的時間之內,整理好朝廷內外,讓朱允炆看到效果。

新政的效果。財政上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件事情,也必須越快越好。不可能磨磨唧唧的。

孝孺見丁顯不接話,自然是知道丁顯的意思,他又能怎麼辦?只是在陽光下,他的影子變得越來越長。

「什麼方孝孺下獄論死?」姚廣孝說道。

李景隆看著姚廣孝的樣子,哈哈大笑,說道:「我沒有想到,今日能看見姚先生露出這樣的表情。」

姚廣孝平日裡,從來是波瀾不驚的。好像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不足夠讓姚廣孝吃驚一樣。李景隆私下裡稱呼這個表情,為神棍臉。而今終於讓姚廣孝破防了。

姚廣孝嘆息一聲,說道:「我沒有想到,這麼快,這麼急,這麼狠。」

可不是嗎?

方孝孺的事情,從案發到下獄僅僅用了七天。

即便是普通民事案件,想要查清楚,都是不容易的。七天簡直是快如閃電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之極。

而重要的是,方孝孺的下場。

論死。這是姚廣孝萬萬想不到的。

姚廣孝其實巴不得方孝孺死的。原因很簡單,方孝孺一直是南京朝廷的核心人物。是南京朝廷的柱石。

這一點一直沒有改變。

雖然說,天下大亂,從而引起了勢力此消彼長。最大的消長,就是武勳集團再度成為朝廷上的重心,所有文官都退到其次的地位。但是天下畢竟是建文,而不是洪武初年。

洪武初年的時候,天下剛剛建立,文官缺額眾多。大部分文官都是透過推薦而來的。而主持這一件事情的人是李善長。而所有文官都是武將的奴僕一般。

某將軍到某省,此省的所有官員天然是這個將軍的下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