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讓下面高抬貴手,放人一馬,卻是很簡單的事情。
於是練子寧一路暢通無阻。
練子寧自然不甘心,僅僅是路過,在路過期間,抓緊時間做調查,調查的事情也很簡單,那就是對南北之爭的看法。結果練子寧發現,這些人對南北之爭很多是沒有感覺的。
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趕快打完,大家過安生日子。
他還聽說一個問題,那就是西北很多地方進入建文年間之後,下面人感受到加稅了。他們覺得這就是打仗的原因,所以才想趕緊打完。、
只是練子寧卻知道,絕對不是。
無他,有了報紙這一個東西之後,朝廷有很多大事,都是要在報紙上公佈的。雖然說,就報紙發行量來說,距離尋常百姓,還有很遠的的距離。但是對於練子寧這個級別的人物,找一下報紙還是很簡單的。
他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情是朱允炆登基到現在,沒有過加稅的命令。
無他,朱允炆為了宣稱自己是朱元璋的正統傳人,也不會輕易在田稅上做文章。另外,朱允炆的支持者也都不希望加稅,所以加稅的話,遇見的事情太多了。
報紙上不可能一句話也不去說。
既然不是加稅,那又是什麼?
練子寧想了很多,嘆息一聲。不管是什麼原因,他都感受到南北之間的不同。最少北京所做所為都沒有從農民手中奪食。而在大明,雖然有了一些工業化基礎。但是依舊適用一句話,只要農民亂不起來,那麼天下就亂不起來。
練子寧一路風塵僕僕到了北京的時候,已經隆武二年正月了。
練子寧緊趕慢趕在,也是在路上過年。
練子寧直接將捷報送到了何夕的手中。隨即也將燕王的一番暗示說到位了。何夕大吃一驚,他不得不承認,他小瞧了燕王殿下。
他二話不說。直接去見朱雄英。
將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雄英。
朱雄英一聽,頓時大怒說道:「燕王是外藩,決計不可染指尺寸本土,這是朕決計不能容忍的事情。首輔,這是原則問題,斷然不能有一絲之讓步。」
何夕說道:「陛下英明。這一件事情的確不能讓步。臣雖然覺得,燕王或許在虛言恐嚇,但是卻不能無動於衷。只是如此一來,就只能啟動徵西之戰了。」
朱雄英說道:「本就該如此。」
何夕說道:「臣明白。」
對於西北之戰,何夕從來很重視的。這種重視不僅僅是徵西之戰對於大明南北之戰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戰,如果說,河間之戰是確保***是否存續的一戰。而決定南北之間,力量消長的一戰,就是西北之戰。西北之戰只要贏了,南京就很難翻身了。看書菈
剩下不過是打掃戰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