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誰家雪花大如席
燕王每一次看到從北京送過來的情報,都有一種深刻的感覺,那就是這裡距離中原已經很遠了。
這種距離感,轉化成了他內心之中的孤單與擔憂。
一封情報從北京到他新駐地庭州,大概需要一百多天,也就是三個月左右。
畢竟從北京到遼東從遼東北上,穿過漠北,一路到北疆,這一條路太過漫長了。
很多時候,到燕王手中的時候,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
燕王不是沒有讓人冒險翻越瀚海,進入北疆,然後到北疆,可以縮小很長一段路。但是奈何,這樣傳信簡直是讓人賭命。
橫跨瀚海的驛路,不是沒有。在元朝鼎盛的時候,是維繫了數條與漠北直接交通的路線,但是隨著元朝滅亡,這樣的路線都中斷了。對於北京來說,並沒有經營這些驛路的想法。
而對燕王來說,卻是沒有這個精力。
就燕國的國力維繫,漠北與北疆的統治已經是很困難了,甚至而今的燕王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雙頭政治,燕王妃與世子坐鎮嫩河河畔,鎮守東蒙古,也就是燕王經營的老巢。而燕王本身帶著親信人馬,就在北疆坐鎮,讓剛剛投降的這些蒙古人,老老實實的。
隆武元年下半年,燕王在北疆轉了一個圈,選中水草豐盛之地,作為他在北疆統治核心。
這一片土地上,有一些廢城,燕王踏馬尋去,發現殘碑,拓印細細辨認,卻見庭州字樣。方知這裡,就是唐之庭州是也。於是,燕王就在原地立庭州。將召見北疆部落花費草場。算是建立對北疆地區的統治。
而練子寧為第一任庭州知州。
開始營造庭州城,並肩負著將庭州營造成為,北疆第一大城。成為燕國與帖木兒汗國爭鋒最重要的後勤基地,畢竟如果什麼都從後方運過來,這耗費太大了。
而燕王的選擇並不錯。或者說,自古以來英雄所見略同。
燕王所選的庭州,是瓦刺的核心草場,也就是後世的新疆省會,烏魯木齊。
這裡在漢代就是西域都護屯田地之一,唐之庭州,在清代是準格爾汗國的重要基地,也是清代經營西域的重地。
或者說,在北疆的地理形勢下,可供人選擇的地方並不是太多。
燕王細細看過了三個月前,北京種種決策,更有北京對西北戰略的猶豫。
燕王幾乎在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定要儘可能的推進北京的西北戰略。無他,這個戰略對他的有極大的好處。別的不說,單單他的後勤線從原本的北京遼東漠北,背景,變成了北京寧夏北疆,節省了千里征程,減少多少成本。
更重要的是,增加將士計程車氣。.
燕王之心如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