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四十八章姚廣孝的野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姚廣孝的野望 (2 / 3)

姚廣孝沒有說什麼,他心中暗道:「紀綱的目光還是太淺薄了。」

紀綱的目光侷限於曹國公李景隆。姚廣孝的目光可不僅僅是李景隆。

是的,李景隆很重要。李文忠在軍中的影響力很大。李景隆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軍中曹國公一系的代表,也是軍中外戚一系的成員,即便而今被打壓,在軍中也是有相當的影響力的。

但也僅僅是影響力而已。

李景隆真的跳反,也不會有什麼大影響。

曹國公一系的力量,對比整個南京朝廷,還是太單薄一些。

姚廣孝想要做的,是透過李景隆這個跳板,將很多對南京朝廷不滿的勳貴將領給統合起來。在關鍵的時候發難。

姚廣孝很明白,即便想辦法透過換鈔等一系列動作,搞到了大筆的錢,想要將這些錢運回去,也是很難的。甚至也是沒有什

麼意義的。

何夕其實一直在增加貨幣供給,正因為北京與遼東的生產力發展,這種超髮狀況,才沒有那麼明顯,還在維持之中,但是市場上到底能流通多少貨幣,在這個問題上,何夕是很謹慎的。

從南京搞出來這麼多錢。轉移到北京,對北京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且北京經過何夕的種種手段,現在不缺錢,將來姚廣孝相信,錢也是能夠解決的。

畢竟,錢只是社會資源的一種標的而已。兩者之間,不能完全畫等號。

既然從南京撤出大量資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姚廣孝就想另外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金蛋攻勢。用這一筆從南京朝廷手中搞到的錢,來收買南京的勳貴們。看書菈

李景隆其實是一個典型代表。

其實,就南京勳貴來說,朱雄英與朱允炆當皇帝,區別有多大。

其實並不大的。讓南京勳貴們作為何夕新法的支持者,為何夕披荊斬棘,自然很難的。但是讓南京勳貴們,成為舊法保護者,為舊法拋頭顱,灑熱血,那也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他們更多是權衡利弊而已。

其實不願意太得罪北京的勳貴有不少,只是何夕與李景隆有交情而已。

如果讓這些勳貴們吃下一筆天量的資金,他們會在朱允炆面前自安嗎?

而且,事情也是相對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