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八章南京反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南京反應 (1 / 4)

第二十八章南京反應

金生玉的書信到了葉沈手中。

葉沈看了之後,也是頭疼。

無他,金生玉的問題,不僅僅是金生玉的問題,而是北軍很多高階將領的問題。新的指揮模式,很多人都不適應,甚至包括了葉沈。

在軍事改革之後,指揮更加精細化了。到了葉沈這個地位,對第一線幾乎沒有什麼干預了。更多是負責戰略問題。具體戰役指揮,是在各軍軍長身上。

除非遇見如河間這樣大決戰。否則葉沈出馬的可能性不大。

就這個問題,何夕專門與葉沈聊過了。

葉沈而今已經不單單是軍中一員將領,他將來在朝廷的地位,與徐達而今的位置差不多,必須考慮軍隊建設了,樞密院使這個位置,遲早是葉沈的。

葉沈不能僅僅考慮打勝仗了。

也要考慮培養出一些能夠獨擋一面大將之才了。

只是有些人中用,有些人不中用。

金生玉將來的前程不大了,最多一個世襲伯爵了。甚至不是他,連同韃將,估計都是這樣的。不是朝廷有意限制,而是韃將恐怕不能適應未來的戰事,就好像明中後期,也不是大明朝廷有意偏袒,而是一些投降的韃將,就是比一些衛所將領能打。

自然要重用是一樣的。

葉沈思來想去,將吳立這一員老將請過來,詢問他對前線的看法。

吳立看金生玉的奏報,沉思片刻,說道;「其實,此戰目的並不在彰德,以末將之見,莫過於另出一軍,直接沿著黃河西進,將彰德衛輝府給包圓,至於具體怎麼打,是另外的事情了。」

葉沈說道:「那盛庸這個人你怎麼看?」

吳立沉思片刻,似乎想起了浮河之戰的血腥,說道:「盛庸是一個勁敵,但是僅僅是一個勁敵而已,還不至於打不過的。」

葉沈說道:「如此,就按你說的辦。第三軍也歸你指揮了。我要求不高,拿下彰德衛輝就行了,至於太行山以西,暫時不管了。」

吳立說道:「末將遵命。」

就在葉沈準備增兵的時候,南京方面也在對彰德之戰做出反應。

朱允炆特別關注彰德之戰。無他,這代表他這換帥之後的直接成果,他想要的結果自然是一場大勝,最後能反推到河北去,當然了,朱允炆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大勝不行,那就小勝,讓北軍無功而返。

也是可以的。證明朝廷已經從河間之戰的大敗之中恢復過來,也證明河間之敗,不過是對方僥倖為之而已。

但是,戰事打到這裡,朱允炆看過一封又一封的奏疏。

各種情報從各個方面傳來,盛庸與金生玉的一舉一動都在朱允炆的關注之中。雖然朱允炆身邊很多將領對盛庸的評價很高。但是朱允炆都不怎麼相信。

無他,朱允炆也知道自己在軍事上並是太懂,太容易被人忽悠了。

他不懂軍事,但是他懂地圖啊。他看著金生玉一步步的南下,打到了彰德府城下,也看著盛庸一步步撤退。什麼話都有可能是假的。但是地圖不可能是假的。

這種一步步後退的勝利,朱允炆怎麼可能相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