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綸抓到了關鍵。
如果,國債可以抵押的話,這四千萬元幾乎轉手可以從銀行貸出來。不過,這些商家多了一些負債而已。至於銀行有沒有這麼多錢?且不說,朝廷的國債的錢,還在銀行之中的。單單說一點,何夕的印鈔機還在放著的。.
國債其實並不是目的,印鈔才是目的。直接印鈔投放的渠道有問題,或許能引起很多事情。而今這幾百名議員,代表了大明幾乎所有大經濟實體。透過他們投放鈔票。
市場接受程度會非常高的。
單單這一項,幾乎憑空創造了很多財富。
何夕說道:「沒有問題。不過,要在議會上提,這本就是一個商量的地方。」
解綸說道:「如此下官明白了。請大人放心,一億元,決計是沒有問題的。各項議案我會下去準備的。」
何夕說道:「明天,楊閣老會上來講解大明財政現狀。後天商議這一件事情,你們好好準備吧。」何夕隨即看了張友直一眼。
何夕或許沒有其他想法,張友直內心卻咯噔一聲,心中暗道:「我給大人丟臉了。」隨即看向瞭解綸,與解綸的目光對上。張友直心中暗道:「不行,我不能讓解綸壓在我頭上。」
而解綸心中暗道:「這議長讓給你又如何?這經濟運作之道的玄妙之處,豈是你這個非何門弟子能知道,還是我最合首輔的心意。」
兩人想對微笑,隨即昂首走了出去。在門口之處,誰也敢相讓,齊齊的走出大門。也幸好,這門夠寬,否則就撞在一起了。
第二日,楊士奇站在高臺上,對下面
三百餘人開始講解北京朝廷的賦稅。
其實這本質上,就是大明財政工作報告。
這對楊士奇來說,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
而且何夕說了,這樣的工作報告不僅僅要今天做,今後每年都要有一次公佈,不僅僅在議會公佈,還要登上報紙,讓天下人看看。
楊士奇並不反對,他只是感到新奇,這些資料保密程度,也沒有那麼高。對於官場的人來說,想要知道,是很容易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保密。公佈出來,也沒有什麼。
只是對這麼多人公佈,卻實在有些不習慣。
好在楊士奇控場能力也是相當強悍的。至於下面的商人何曾見過楊士奇這樣大官給他們講這個,一個個就好像是鵪鶉一樣,不敢多說一句話。
楊士奇將北京朝廷的財政分成幾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田賦,田賦不多,僅僅八百萬石。包括了河北,大同,遼東,高麗等地的田賦。至於剛剛入手的臺灣田賦,留有當地軍隊自己支取,不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