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一章瞿能與晉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瞿能與晉王 (2 / 2)

傅友德點點頭。雖然他覺得這一件事情不地道。但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瞿能的父親名叫瞿通,是淮西老將,在洪武十三年就已經在五軍都督府任要職了。雖然沒有封侯。但距離伯爵也是一步之差,在朱元璋在南京賜府第。死後葬在合肥老家。但是瞿能一家在南京落戶了。

方孝孺說道:「讓瞿將軍家中子侄去傳旨,並加追封瞿老將軍為伯。引瞿家子弟入宮宿衛。國公以為如何?」

傅友德說道:「老臣與瞿能不怎麼熟悉。」

的確不怎麼熟悉,前文說過,明軍內部派系,在朱元璋渡江前後,就已經形成了,馮勝,徐達,湯和,鄧愈等人,包括常遇春,都在渡江之前,就已經在軍中任要職,或者親眷在軍中任要職。而傅友德,是在陳友諒麾下投奔的降將,雖然也是淮西人,但是雙方不是一個路數。這也是為什麼傅友德近些年才冒出頭。如果不上這些老將真不能打了。傅友德想要冒出頭需要更長時間。

而瞿家是跟誰朱元璋渡江的一員。

不是一個派系的。

丁顯說道:「如此一來,臣以為當設一後手。」

朱允炆說道:「後手?什麼後手?」

丁顯說道:「晉王。」

朱允炆微微皺眉,晉王在皇后死後上躥下跳的種種,還在眼前。朱允炆對晉王有好印象才怪。不過,晉王在這一件事情之後,被攆回封地,當了縮頭烏龜。

朱元璋就當忘記了這個兒子。

而朱允炆一直想動,但並沒有動晉王。

原因有二,第一,在朱允炆面前表現出自己孝順的性格,晉王怎麼說,都是長輩。自然不能不善待。對晉王動手,會留下壞名聲。

第二,大明的藩王們勢力並不小,朱允炆也不敢都得罪了。

不過,朱允炆一直存著秋後算賬的想法。他早就想好了。烏斯藏就很不錯。歷史上烏斯藏,也就是西藏,是在永樂年間入朝的,算是納入大明的版圖。

雖然是間接統治。

而今大明勢力大增。在對西南戰事之中,表現出極強的戰鬥力。不管是在雲南,還是四川等地,如果不是這些地方山高林密,有些地方軍備再好,也用不上力氣。否則早就蕩平很多次了。

如此一來明軍的聲威也傳到了高原之上。

烏斯藏的各大寺廟,也就早早來朝貢了。

而烏斯藏的統治是以各大藏傳佛教的寺廟為主的,並沒有真正的意義的藏王。朱允炆一直覺得,封一個藏王帶萬把人進入藏地,讓藏地更加順從大明。

反正藏地的土地人丁,都在這些寺廟之中,即便有藏王也是一個擺設。大抵是一個清代的世襲駐藏大臣而已。

朱允炆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叔叔。

而今忽然提起晉王,朱允炆一時間摸不清楚頭腦。

丁顯繼續說道:「殿下,晉王在太原有三護衛,更何況,晉王多次領兵北上,大同等地都是有舊部的。晉王此人更是野心勃勃。一旦瞿能歸附北京,恐怕晉王也會不安,雖然說晉王與北京與我們都有過節,但是事急之勢,不知道他有何作為,故而,要讓晉王站在我們這邊,一旦不成,則令晉王節制山西都司並山西行都司。當然了,也應該派一員老將輔佐。如此令北京不能西進。」

朱允炆想了想,說道:「國公以為如何?」

傅友德說道:「晉王如果肯謹守關卡,則北京不可得山西,只是臣擔心,晉王用心不純,為將來之患。」

朱允文說道:「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我現在要做的不讓北京坐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