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清醒的人都是少數的。
徐輝祖不理解,這才幾年,朝廷上似乎什麼事情都做不來。卻不知道在朱元璋在的時候,朱元璋一個人就可以拿主意,但是而今,即便是皇帝朱允炆也有自己不得已的為之的事情。
方孝孺更是如此。
每一個人都有他們必須顧忌與照顧的人群體。
徐達僅僅是考慮徐家,反而灑脫一些。韓國公李祺需要考慮自己的支持者,方孝孺也要考慮自己的支持者。他的支持者就是強烈反對新法計程車大夫們。
這種情況下他們改弦
易轍。首先面對自己人的進攻。
而這種時候,朱允炆會保他們嗎?朱允炆能保住他們?
韓國公李祺與朱允文之間,情誼淺薄的幾乎沒有。而方孝孺與朱允炆之間也不是沒有裂痕的。至於丁顯。更是全靠聖眷活著,一旦給朱允炆帶來麻煩。
他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很可能全部失去。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要保全自己。但是這就需要犧牲別的東西了。
方孝孺決定犧牲傅友德大軍。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丁顯苦笑說道:「諸位,就是敗了一場,就真能扭轉局面嗎?」
丁顯這一句話,讓所有人沉默了。
他們不知道。所謂事實能不能叫醒一些人。
方孝孺說道:「各位都抄錄一份,下去細細看看,看有什麼事必要的。有什麼是不必要的。另外,也與下面通通氣。可一不可二。」
丁顯說道:「大人,我們不反對。這一件事情難道過不去嗎?」
方孝孺淡然說道:「我可以不反對。但是丁兄,你能說服陛下嗎?」
丁顯心中一動,暗道:「這是是我想差了。」
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朱允炆。
朱允炆與傅友德之間有多少信任?丁顯最明白了。如果朱允炆與傅友德之間,可以推心置腹。傅友德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尋求朝廷大臣的支援。
正是因為,傅友德知道他要做的事情,是何等的犯忌諱。所以,這才有這樣的舉動。
上一次,傅友德所要軍事改革。朱允炆答應的已經很勉強了。而今還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