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問題,耿炳文也要收拾殘局。
耿炳文一舉拿下晉王,代表著南京朝廷正式拿下山西,西北大軍可以毫無顧忌的東進了。
從長遠來看,這自然是一件好事了。但是從現在來看,卻不是了。
晉王在太原根深蒂固。太原還有晉王世子掌握的一些兵力。想要清除晉王的影響力,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這一段時間,不適合打仗。
所以耿炳文決定,先撤退。將來再戰不遲。
很難說耿炳文的做法對與不對。只是他這樣做了。失去了牽制西線大軍的能力,從而將壓力都壓在傅友德身上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耿炳文,南京,乃至天下大多數人都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滄州碼頭。
無數船隻幾乎堵塞了整個運河,最大一艘船更是佔據了主河道,讓其他船都不能通行了。這就是御舟。
遼東造船能力,幾乎是整個大明最頂尖的了。
為朱雄英造一艘船,自然是手到擒來的。
朱雄英一下船,何夕帶著葉沈,鐵鉉等文武大臣一同迎接不用細說。
皇帝御駕親征,是非常激勵士氣的事情。
朱雄英一來,何夕立即感受到軍中士氣高了幾層。
這讓何夕不得不承認某些人說的話是對的。最少這個時代中國人,內心之中有一個皇帝。他們需要一個皇帝。
一番儀式之後,朱雄英才有時間與何夕,葉沈等人做一番詳談。
朱雄英一開始就拿出真定城下的捷報,給了何夕。說道:「姑父,你覺得平安將軍如何?」
何夕心中明白,朱雄英對葉沈不信任。從一開始都不信任,之前只是給何夕面子。而今葉沈吃了敗仗了。就更加不信任了。此刻平安的戰績,固然是激勵士氣,讓將士們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沒有後顧之憂了。
同時,也是隱晦的試探。用平安代替葉沈,可行不可行。
何夕說道:「平安將軍,乃是貞宗皇帝用過的人,是貞宗皇帝留給陛下您用的。今日才見貞宗皇帝目光如炬。」
朱雄英聽了,不由一笑。
何夕這太極大的。強調貞宗皇帝,也就是太子朱標。是強調朱雄英的正統。這是北京的政治正確。說的再正確不過了。但是迴避了朱雄英的試探。
也就是不贊同平安代替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