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這一次,傅友德將決定勝負的一手,交給了他。金鎮並不是從南軍大營出發的。他是直接從濟南北上的。
所以,這一支軍隊,從來沒有出現在葉沈的視線之內。這才讓葉沈沒有發現南軍的調動。但是問題也是如此,這樣長距離調動,也導致了他們行動緩慢。
兩邊近乎一樣的選擇,讓他們撞在了一起。
大軍都有開道的斥候。
當雙方的斥候遇見的時候,剛剛開始都以為遇見了對面警戒的斥候。畢竟,不管是葉沈還是傅友德,都灑出了數以千計的夜不收,以保證對戰場的控制。
遇見這樣的斥候,並不奇怪。
這個時代,資訊傳遞速度很慢,最多不過八百里加急而已。只要將人殺光之後,等後面透過統計什麼人沒有回來來確定,那一個方位出了問題,再派人調查,最少十天過去了。
什麼事情都不過時了。
只是,雙方都沒有想到,雙方斥候,越打越多。
隨著兩邊動靜,越來越大。雙方都敏銳的覺得,不對,這不是斥候。是主力。
金生玉與金鎮幾乎同時做出一個判斷。
那就是撤出蘆葦蕩中。
沿海灘塗地區的蘆葦蕩,其實並不利用騎兵作戰。遮掩視線。
在摸不清楚,對面的情況下。先撤出來,到寬廣的地方再繼續作戰,也是本能之舉。
只是在金生玉發現對方的動靜之後,金生玉心中一動,立即下令進攻。
蘆葦蕩之中跑馬是不舒服的,甚至跑不起來,因為不知道下面有沒有水坑。有沒有尖銳的石頭,將馬蹄給崴了,可不是一件小事。馬的身體重量,都在幾個馬腿上,一旦馬蹄出了問題,這馬就廢了。
其中風險太大了。
而金生玉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他只是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敵人不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逼著敵人去做。
此刻的金生玉不知道對面的情況,最基本的情況都不知道,不知道對面到底有多少人,是什麼兵種,主將是誰?數量有多少?目的是什麼的。
但是金生玉也意思到,對面顯然也不知道。
此刻雙方撤出來重整旗鼓,再做廝殺,是正理。但是金生玉也要考慮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