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二十四章東洋新秩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四章東洋新秩序 (2 / 2)

甚至湘王等人已經不自覺的成為中國資本剝削日本的代理人,湘王想辦法搞錢還錢的時候,就會發現,最好的搞錢辦法,就是從中國運輸商品到日本銷售。從其中賺錢。

甚至日本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可能比大明更早進行到市場化的經濟體系。

當然了,這其中的代價太大了。而且日本的市場化,有鮮明的殖民性。

甚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日本都不可能發展出工業體系了。無他,天堂太遠。中國太近,切不說日本並沒有資源稟賦。即便日本有一些煤鐵石油資源,他們也不能與中國相比。

中國既然先一步發展出工業體系,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都在大明的經濟虹吸區。很難發展出自己的工業體系了。至於接受中國的落後產能,那是下一個版本的故事了。

湘王說道:“這一件事情,我回去之後,會與他們好好商量。這些條件,原則上沒有問題。但是有些問題,還要細細談。”

何夕說道:“你找人與姚廣孝談吧。”

原則的事情已經定下來,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何夕出面了。

湘王說道:“明白。”

何夕說道:“你準備如何統治日本?”

湘王心中一動,說道:“首輔有何高見?”

何夕說道:“我記得沒錯的話,九州大名都被遷徙出了九州。你們在九州是直接管理地方的?”

湘王說道:“正是。”

何夕說道:“記得周公評價齊國與魯國嗎?”

湘王立即明白,說道:“大人的意思是,要因俗而治。”

何夕說的其實是一個典故,話說,西周初年,姜子牙封齊國,周公封魯國,姜子牙治齊,很快就大治。而周公的兒子去魯國,整整三年,還沒有什麼成果。

周公調查之後發現,姜子牙是因俗而治。也是不改變當地人的習俗,而周公的兒子卻是移風易俗。將當地人不符合周禮的事情全部改了。這事情三年根本做不完。

而後來,魯國也是儲存周禮最完整的國家。

但是周公覺得,齊國將來一定在魯國之上,因為為政務簡,不勞民為上。

只是何夕這裡可不是這個意思。

其實在何夕的角度來看,很難說雙方誰更成功。姜家齊國,很早就被田氏替代了。姬姓魯國卻一直傳承到戰國時期。

而且何夕對殖民地的要求,其實更近似於對魯國的要求,與宗主國保持一致,將來能夠直接合併為一國,封藩不過是一個過度期。只是,何夕也要為自己著想。

他很擔心,而今以湘王等人的人力物力,根本做不了移風易俗的事情。遇見的反抗肯定特別多。

與其將來分神日本。還不如,湘王早些穩定日本。

何夕說道:“不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在日本漢人少,夷人多。最好的辦法,就是因俗而治,日本人有封臣,周禮之中也有。湘王不妨入鄉隨俗。”

湘王說道:“那將來怎麼辦?總不能一直這樣吧。”

何夕哈哈一笑,說道:“將來這些事情,我不好教你了。不過,你不妨去看漢高祖本紀。”

湘王不用看,就知道何夕說的是什麼了。自己也哈哈一笑。

漢高祖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與這一件事情有關的只有一件,那就是削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