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刺不花說道:“末將不敢當,末將之所以如此,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今兩京交鋒,末將無所適從,唯有聽從上命。而今大勢已去,傅忠卻這負隅頑抗。末將為將士所擁護,迎接故主而已。”
何夕說道:“說得好,都是大明將士,勝負已定,何必多殺傷啊?而今天下不幸,能不流血,就不流血了。傅忠而今何在?”
哈刺不花說道:“正在日本京都之中。”
何夕說道:“可曾控制起來了?”
哈刺不花說道:“終究是上官,下官投奔朝廷,是因為勝負已定,而不是為了榮華富貴,故而不敢對上司動兵刃。”
哈刺不花到底是政治家族出身的,很有政治敏感度。
同樣的事情,做得程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結論。任何一個上位者,都不會允許背叛的,更不可能喜歡弒上的人。投降就投降。但是投降的同時,殺了上司,看似能有更多的功勞。其實更容易打入另冊之中。
所以哈刺不花很有分寸。
同時也說明,這個時候,傅忠已經不得軍心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居然沒有人告訴他。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畢竟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想不知道都難。
何夕說道:“好,我自己去見故人。”
何夕讓哈刺不花本部讓出道路,令瞿通帶著本部人馬,直撲京都,這個時候,已經圖窮匕見了,也不怕事情鬧大了。很快傅忠就知道了。
傅忠先是大怒。隨即反而輕鬆了很多。
就好像一道高考難題,知道不會做。但是為了高考分數,只能拼了命的動腦筋。而交卷鈴響起了之後,反而輕鬆了。
因為不用再為這一件事情而耗費心神了。
同樣的受疫情,也在傅忠這裡。
他對失敗早已有心理準備了。唯一沒有想到的是,直到最後一刻,他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從治軍上來說,我不如父親遠矣。”傅忠心中暗道。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傅忠反而不怎麼在意了。穿上盔甲,帶著親兵護衛把守精讀班城牆。
前文說過,日本京都屢經戰火,城牆殘破不堪,有很多缺口。傅忠也沒有想過修補,無他,明軍是主動一方,他們更多是進攻,而不是防守。
是以不準備怎麼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