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掌戎機
何夕預料的不錯,朱雄英並沒有反對的意思。
因為在朱雄英看來,這是一個進攻的計劃,其實朱雄英的耐心遠遠沒有他表現那麼多。朱允炆恨不得將朱雄英給立刻弄死,非五馬分屍。同樣的。朱雄英也有相同的想法。
只是朱雄英更理智,更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事情。
不過,越是忍耐,這種渴望勝利的情緒就越激烈起來。
何夕之前的計劃,都是防禦性的。唯獨這一次,是進攻,是反攻,是開疆拓土。雖然說,高麗與日本,才進入大明版圖不久。但好歹是地盤,更不要說這一場勝利在其他方面的利益了。
朱雄英自然不會反對。
只是朱雄英提出一個人讓何夕都感到無奈的問題,那就是誰作為主帥。
何夕沉吟片刻,說道:“瞿能為主,方乘風為副,如何?”
朱雄英說道:“朕信不過他們,這一戰,是我們第一次反擊,只需成功不許失敗,甚至不許打成僵持,一旦僵持不下,東征軍不能及時回來,到時候,會是一個什麼局面。姑父也是知道的。”
“方乘風,年歲太小了。而瞿能隨時是父皇留給朕的,朕取其忠,他的能力如何,朕也不敢用十萬大軍一試。”
何夕說道:“瞿能可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朱雄英說道:“他只有勇將之名而已。”
何夕內心之中,已經有所察覺了。不由苦笑。這也是北京方面最大的問題,缺乏高階將領,葉沈如果沒有何夕的擔保,根本不可能執掌幾十萬大軍。而瞿能卻不可能得到朱雄英百分百的信任。
的確瞿能在歷史上的戰績,是戰場廝殺,而不是統率幾十萬大軍調兵遣將。
這一點上來說,讓朱雄英信任他。的確是有一些困難。
而朱雄英沒有說明,但已經點出來,他想要讓誰出征了。無他,就是何夕。
何夕本人在軍事上的表現,一直是可圈可點的。更不要說,他是推動軍事變革領軍人物,葉沈雖然厲害,但葉沈更多是何夕理念的執行者。
再加上何夕在朱雄英這裡有光環,自然覺得何夕是能者無所不能。
不過,何夕也陷入沉思之中。
朱雄英說得也對,東洋戰事一定要速戰速決,在中原大戰還沒有結束之前,朱雄英可沒有那麼多兵力滯留東洋遲遲不歸。而速戰容易,速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