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祭奠百姓
齊家務。
當初葉沈與傅友德鏖戰的地方,已經大不一樣了。
這裡有一個巨大的墳冢。是附近遇見百姓合葬墓。附近有親戚的人,有自己家人收屍,沒有親戚的人。就集體掩埋了。
指望下面做得多體面,是不可能的。挨個挖坑淹沒,再立上墓碑,抱歉,地方上與軍隊都沒有那個耐心。而且時間長了,人都臭了。也就整體挖一個大坑,將人都扔進去完事。
本來就是草草處置的。
只是,而今也做了一些補救,比如新雕刻墓碑,並由地方官提寫的碑文。
還有對這個大墳堆,進行一些修整。在外面設了祭拜的地方,無他,朱雄英來祭拜了。
雖然而今的朱雄英還是監國,但是上上下下都拿朱雄英當皇帝看。即便有人內心嘀咕,覺得北京的紅旗能打多久的問題。但是決計沒有人敢在這個場合說出來,這種沒有眼色的人,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此刻,朱雄英在禮官的引導之下,在大墳前面祭拜。隨即解縉出列。站在墳墓面前宣讀祭文。而下面無數百姓跪著聽。
這些百姓,可不是尋常百姓,而是整個保定,真定,河間,天津等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可以說,這些人都是河北地方統治階級。如果在江南的話,下面清一色計程車大夫。但是在大明,在河北卻不一樣。這些人物很複雜,自然有讀書人,同樣也有很多商人。同樣也有一些與勳貴有關係的家族。
等等。
士大夫們並不佔據主導地位。
這是北方的現狀,更因為北京的崛起,很多百姓都自覺不自覺的捲入了北京的經濟旋渦之中。這也是而今商人,或者從商的大家族,數量相當多的原因。
解縉用標準的官話宣佈祭文。
這一篇祭文,是解縉的手筆。
內容也非常重要。
第一,要說明白朱雄英的愛民之心,痛斥南方政權不顧百姓死活,不顧太祖皇帝弔民伐罪之心,是偽政權。朱雄英才是正統。
第二,宣佈死難百姓為義民,是為了保護北京政權而死的。令地方官員年年歲歲祭祀。同時暗示,南京已經將河北地方百姓,打入另冊了。將來南京打過來之後,估計這些人的下場,就是他們的下場。
雖然解縉有這個想法。也表現在祭文之中了。但是很多百姓,沒有那麼高的文化水平。他們未必能夠解讀明白解縉話中的意思。
無妨,何夕已經派人去傳話了。相信下面的人,很快就不會有誤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