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出乎李祺的預料之外。
李祺忍不住問道:「馮叔,你覺得要打多少年?」
馮勝深思了一陣子,搖搖頭說道:「不知道,看不明白。不過,歷史上有一場戰爭倒是很像。」
李祺問道:「那一戰?」
馮勝說道:「後周與北漢的戰事。」
李祺熟讀歷史,自然知道後周與北漢的戰事是什麼樣的戰事。
後漢隱帝殺了郭威全家。郭威造反,成立後周。而北漢乃是後漢高祖皇帝之弟劉崇割據山西建立的,延續了二三十年,後來為北宋所滅。雖然國小民弱,但是咬著牙與後周,北宋打過很多場戰事。
當然了,北漢之所以沒有被滅,是因為北漢投靠了契丹。有了契丹的支援,才能在殘酷的戰事之中生存下來。
李祺忍不住問道:「如果北京是北漢,而今誰為契丹?」
馮勝說道:「你為什麼不覺得,北京是北漢加契丹啊?」隨即微微一嘆,說道:「古今不同,這樣的類
比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我姑且一說,你姑且一聽吧。」
隨即馮勝不說話了。但是李祺內心卻不能平靜。
按馮勝所言,難道北京要歷經幾十年割據不成?
馮勝眼光毒辣,他雖然不瞭解現代的政治經濟學,但是也敏銳的判斷出北京難纏,最重要的是,何夕與朱雄英這一段時間,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統治秩序了。
已經有了一個國家的根基。
有這東西存在,就不能簡單的將北京方面看做一個叛亂勢力,應該將北京當成一個割據勢力相比,看似相同,但其實大不一樣。
平定叛亂,或許幾個月就行了。但是平地割據勢力,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與中原王朝相比,不過彈丸之地,卻在風雨飄搖之中堅持了近三十年。
可見其中頑強。
馮勝說,今年是最容易平定的,也是實話。今年打不下來,往後一年,北京的根基就會穩定一年,到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就不好說了。
只是這樣的分析,傅友德不敢告訴朝廷,只能隱晦的表達。但是大明上層真正懂得軍事的人,少之又少,傅友德的暗示,根本沒有人能懂。
傅友德只是忍不住點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