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教學相長
其次就是朱雄英的底蘊。
這個底蘊,其中之一是朱雄英的學術底蘊。
朱雄英個人能力如何?他都是接受過當世最頂尖教育的人。不管是儒家學說,還是何夕的學說,以及各種治國之論,都有涉獵。可謂非常之廣博。雖然研究不算太深。
畢竟皇帝不需要做學術。
朱雄英本身的底蘊,讓他有足夠的學習能力,他如果想的話,學習什麼都可以很快上手。
或許這種能力,是後世大學生所必備的能力。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營口大學堂之中的學生來說,還是太難了一點。
另外的底蘊,就是朱雄英可調動的資源。
這些營口大學堂的學生們有了問題,是很難找到解答問題的人。
不僅僅是他們接觸不到那些能解決他們問題的人。還在於在這個時代知識是有價值的。非親非故的,也很難得到毫不保留的解答。但是這對朱雄英來說,決計不是問題。
朱雄英的身份,讓他想找什麼書?只要這個書來在這個世界上,就很少有找不到的。他想問一個問題,只要這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不在深山老林與世隔絕的地方,總是會為他解答的。
如此一來,教學相長。
本來,朱雄英對農學是迷迷糊糊。但是經過一番調查學習自己總結之後,在理論上,他已經成為農學專家了。動手方面還有一些欠缺。但是在理論上卻足夠了。
有些問題,是朱雄英從來沒有想到過的。而由下面的學生提出來。反而當朱雄英獲得很多。
才有了朱雄英現在的樣子。
成為營口大學堂之中小朱夫子。
好一陣子,朱雄英才將所有的學生打發了。
朱雄英才抬眼看見了何夕。立即驚訝道:“姑父,你怎麼在這裡?”
何夕說道:“來看你啊?你在這裡覺得怎麼樣?”
怎麼樣?朱雄英回憶起自己這一年多的經歷,嘆息一聲,說道:“很不一樣。”
何夕看看天色,說道:“走吧,去吃飯。順便聊聊,怎麼可不一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