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蜀王妃的確是一個無害的人物。朱允炆依然不肯放過。可見朱允炆內心深處,並不是如朱標一般仁善。
不過,方孝孺沒有其他選擇了。方孝孺說道:「請殿下放心,而今南京大局在我。殿下只管登基便是了。其他的事情慢慢來就行了。蜀王一些話,動搖不了局面的。」
朱允炆忽然低頭,咬著牙說道:「那魏國公能不能動搖局面?」
方孝孺心中一動,他看出了朱允炆的眸子之中的殺意。方孝孺說道:「殿下,魏國公老了。他現在沒有心思參與任何事情,只想保全子孫基業,殿下不如招魏國公兒子入宮宿衛,也算是一舉兩得。」
方孝孺真怕朱允炆忍不住對魏國公動手。
在他看來,殺蜀王也比對魏國公動手強。
不要看徐達看似走路都走不穩當,但是實際上,魏國公到底有多少實力,誰也不知道,魏國公僅僅是老了,不是死了。好吧,即便魏國公真老了,被輕易除掉。但是魏國公這樣的人物,只要能喘氣,就是軍中的標杆,無數人仰望的目標。真出了事情。軍中是要大地震的。
朱允炆說道:「那就這樣吧。只要魏國公支援孤,我不會虧待魏國公一族的。」
方孝孺
說道:「殿下英明。不過,有一件事情,還需要殿下決斷。」
朱允炆說道:「什麼事情?」
方孝孺說道:「要不要傳令天下藩王來奔喪。」
朱允炆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之中。
按理來說,應該傳令天下藩王奔喪。太子朱標馬皇后薨逝的時候,都傳令天下人來奔喪。藩王之中有藉故不來的。也是讓世子代勞。而洪武一朝,是立規矩的朝代。.
有了這樣的故事。而今也應該讓藩王都召入京師才對。
但是朱允炆而今面對很大的問題。
詔書這一件事情,就是一個大雷。
朱允炆可是知道,他那些王叔們,可不是對皇位一點想法都沒有的。更不要說,這些藩王之中,最少也有兩三萬精兵。有自己的班底,一旦他們都來了京師,魚龍混雜之下,鬧出什麼事情,對朱允炆也相當不利。
一句話,他沒有底氣。
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讓藩王來奔喪。這本身就是對他正統權的傷害。要知道,大明皇帝不僅僅是皇帝,還是朱氏皇族的族長。後者同樣重要。
畢竟,而今大明藩王十幾個,從漠北到南洋都有。
這些地方,大明朝廷是管不了的,分封,其實就是以宗法制度來間接管理。對於這些藩王來說,大明皇帝管理他們的法統,其實就是朱氏皇族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