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祀了。
這一點,就是北京禮部的事情。
何夕的北京留守司仿造南京,設六部。
不過,北京六部比起南京六部,簡直是袖珍型。
北京兵部,與其說是兵部,還不如說是後軍都督府後勤部。直接對接後軍都督府。負責掌管,軍隊糧草,軍官誥命名冊。等等。總之,要分權制衡,勳貴們雖然獨攬軍權,但不能讓他們有獨走的機會。
這可是南京朝廷的整體意志。
而禮部更是縮水太多了。也就負責一些禮儀工作。北京,不管是怎麼說是大明陪都,該有的規格還是有的。畢竟北京城隍的規格,要與南京規格相對,北京城外也必須有社稷。天地日月等壇。用以祭祀等等。
以表示北京城的政治地位。
其實,在古代地方官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祭祀。只是不同級別官府,祭祀不同的規格的神邸,這都有一定之規。北京既然是陪都,雖然比不上南京,但是很多祭祀都要有的。
這就是禮部的工作。再加上北京國子監等學校。
而北京戶部,乃是改革最多的地方。由何夕親自兼任,下面有銀行司,商稅司,工廠司,等等。就是之前何夕建立提的銀行,公司等徵稅體系,納入北京戶部管轄之下。
至於工部,刑部,雖然也不能說沒有事情。但是也不多。
只是如此一來,順天府的工作量就少了很多。
不過,即便如此,順天府也是有過萬吏員大衙門,畢竟,而今的北京城有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官府處理,否則根本不能執行。這些都是順天府的職能。
而今順天府,卻是朱雄英掌管的。
這也是朱雄英自己的想要的,也是朱元璋對朱雄英的有意培養。
順天府雖然有很多明代特別的規矩,但是更多的是,何夕將現代制度與明代制度做了一些折中,故而,朱雄英這個順天府尹,與大明所有知府都不大一樣。似乎在做一個很新的官。
在何夕看來,順天府的工作,一直是磕磕碰碰的。但是好歹在一直推行下去。
這個工作,似乎也只有朱雄英能做。
因為,何夕給朱雄英講解過很多現代制度,朱雄英有範本可以對照。
才能摸著石頭前進,讓別的人過來做,未必做的有朱雄英好。而且這個過程之中。朱雄英更深刻的理解了現代社會執行與發展。成為一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