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何夕帶來的好處。
歷史上,太子死後,大明最有能力,資歷最長的幾個王爺,其實都蠢蠢欲動,建文帝后來的削藩,從根本上來說,其實並不冤枉,最少建文帝感受到了來自叔王們的威脅。
但是而今卻不一樣,有能力在外面混得好的王爺,對南京那把椅子的慾望就減少許多。
“不過,我這一次來真有目的。”楚王說道:“我最大目的,是希望朝廷封藩之策,不準改易。這一點,我希望你能帶給父皇。”
周王一愣,說道:“你現在也大膽了,敢這樣對父皇說話?”
楚王大笑說道:“老子,現在也是萬乘之國的王,就是父皇要打兒子,不派個十萬八萬,是打不了我的屁股的。”
楚王的話,其實很多藩王的心聲。
何夕推行了十幾年的國策,已經形成了一個宗室藩王集團。任何人也不能忽略的。
何夕到南京城的時候,整個南京城之中,都好像下了一場雪,滿目都是雪白之色。並不是下了雪,而是無數不在白皤。
朱元璋對愛子的深情,都體現在葬禮之上了。
朱元璋以帝王之禮下葬太子,整個太子葬禮規格是國喪級別的。
整個南京城都沉寂在一片雪白之中,朱元璋建國之後,幾乎沒有徵收過南京以及周邊賦稅,南京百姓對朱元璋是最為愛戴的,正因為如此,百姓們對太子薨逝感到傷心。
這才白皤滿石頭,傷心獨金陵。
而安慶公主見狀,又淅淅瀝瀝地哭了起來。
太子對諸王因為皇位的原因,有一些齷齪在,但是對於安慶公主這個親生小妹,真是一點也說不上不好的。本來因為太子薨逝,安慶公主已經哭了好多次了,這一路到南京,情緒已經平復了許多。
而今見南京這個樣子,自然是一股悲意湧上心頭,再也忍不住了。
何夕只能一直安撫安慶公主,一直到了東宮正殿,也就是太子的靈堂上。安慶公主再也忍不住,幾乎哭暈過去了。
在靈堂之上,何夕除卻祭奠太子,安撫安慶公主之外,就關注朱雄英了。
只是何夕發現一個很奇怪的樣子。
或許是何夕多想了。
什麼時候,最能體現禮儀制度?那就是葬禮,就連孔子也是從擺弄這個開始的。更有不知道多少大儒對於喪禮,進行折損,並將其看成禮儀之中,很重要一部分。
尊卑,嫡庶,長幼,在這個時候都表現得玲淋離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