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也是很煩惱的。
——
雖然何夕定下的日子越來越近,何夕也越來越忙碌。
只是忙碌之餘,何夕也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打太極,似乎不願意參與,即便何夕費了很多口舌,更多存觀望的意圖。
何夕忍不住對楊震吐槽道:“楊震,你覺得,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楊震說道:“學生已經,他在擔心。”
何夕說道:“擔心什麼?我說得不夠清楚嗎?市場是現成的,技術是完善的,賣出廠子,也不會完全撤出管理人員。他們只需組織生產,決計不會賠本的。他們在猶豫什麼?”
楊震說道:“學生以為他們在猶豫,為什麼這麼大的好處?大人一口不吃?”
何夕一愣,說道:“瓜前李下的,我怎麼可能要啊?”
楊震理解何夕的顧慮,何夕不是一個貪財的人。錢對何夕來說,從來是一個工具,一個可以使用的工具的。好用就行,不追求擁有,朝廷的錢與自己的錢,能為他的事業服務,其中也沒有多少區別。
要錢,反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影響自己的事業。
楊震說道:“大人,沒有發現嗎?其實規劃的北京宮城外面的土地,幾乎全部給賣光了。就是因為大人,將自己的院子安置了東華門外,第一家。下面的人都覺得,大人是不可能坑了自己。但是這廠子,大人可沒有入手一家?如此一來,他們自然疑慮起來?”
何夕忍不住苦笑起來。
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何夕的清正廉潔,反而成為了阻礙。
何夕細細想想,或許是習慣了。在開海的時候,何夕就是一馬當先,先搞定靖海商號,給所有人做了示範之後,才有後面的人下場,而今也是一樣的。
他們或許能理解何夕的想法,但是不敢完全下定決心。
畢竟,何夕給出的價格都不低。不從市面上收回大量的銀票,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的。甚至何夕也想借助這一次銀票回收,將寶鈔也給回收了。所以,何夕回收的銀票一定要多,沒有一千萬兩,根本不夠。
而一千萬兩,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幾乎能大明一年賦稅折算的一半了。
也是這些家族,今後所有的流動資金了。
或許,他們可以向銀行借貸,但是問題,這個時代,這些人經商習慣,或者這些勳貴們根本沒有借錢的想法。
這麼大筆錢,猶豫才是常態。
何夕苦笑一聲,說道:“那你看看,我賣個什麼廠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