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春天來得比較晚,但是也算來了。
天元帝帶著怯薛軍,雖然提前走了半日,但並沒有準備太多東西,再加上氣溫升高,冰雪開始融化了,一路狂奔之下,天元帝更是丟盔棄甲,只會跑得快一點。
只是,他跑不過燕王的。
不在於人,而在於馬。
燕王帶了三萬人,一人雙馬,但還多帶了很多馬隨軍,這些馬帶得東西不是別的,就是馬糧。而且是精糧,是炒過大豆,還有一些打過雞蛋與麵粉,大豆參在一起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馬吃的比人都好。
這才讓戰馬即便是在風雪之中,也能保持足夠的體力追擊。
而天元帝怯薛軍的戰馬,從素質上遠遠在明軍戰馬之上,這也是蒙古人對明軍最大的優勢,但問題是,即便再好的戰馬,吃不飽,也發會不出來威力。天元帝是匆促逃走的,連妻兒都沒有帶,他會帶足夠的馬糧嗎?
而今雖然冰雪開始融化了,但是漠北的春天,從冰雪融化到融化完,也需要十天半個月的。
戰馬根本支撐不了這麼長時間。
於是,燕王很快就追過來了。
雙方交戰,根本沒有必要提,一觸即潰。
說實話,天元帝的怯薛軍,應該是保持戰鬥力最強的一部,蒙古幾乎所有的資源都用這上面了,最好的伙食,最好的兵器,最好的戰馬。但是奈何,大明勝過韃子的不是一點兩點,而燕王所部,也是明軍精銳所在,韃子最好的東西,在燕王所部面前,根本不算什麼。
更重要的是將領。
燕王就不用說了,這一戰,雖然是燕王第一次指揮大規模作戰,但卻不是燕王第一次領兵,這燕王帶兵受過,魏國公,宋國公,等諸多老將的指點,再加上燕王本身的資質,此刻已經有初有大將之風。
天元帝是什麼鬼?
權謀還是有一點能力,領兵作戰,那是一點不成。更重要的是沒有膽氣。
打仗最重要的勇氣,有勇氣,即便是羸弱之軍,也能打出好成績,沒有勇氣,即便是精銳之師,也會望風而降。燕王乘勝而來,天元帝是驚弓之鳥,此刻哪裡還有什麼勇氣。
他真有勇氣,就應該與明軍在營地打上一仗,勝負之數,也比而今強。
幾乎再發現明軍第一時間,天元帝就放棄大軍,隻身逃走。
燕王更是將怯薛軍留給身後軍隊,帶著千餘人在邱福諸將的護衛之下,快馬加鞭,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