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這個時節在中原已經是春天了,在漠北雖然還是算是冬季,但已經算是尾巴了,這種情況下,天氣一日暖過一日,才是正常情況。而不是這樣的,忽然氣溫下降,更是降雪了。
這大雪一連三日。
終於在第十五日雪停了。
這個時候,糧草已經有些不足了。也幸好,在路途之中俘獲一些牲畜,給將士加餐。因為是冰天雪地,這些宰殺過的牲畜,做成肉條帶在身上,也不礙事,畢竟,這天氣都就是天然的冰箱了。
糧草雖然還有,但是士氣有些萎靡了。
因為這三日,有幾十號人凍死,一百多號凍傷,這裡說的凍傷,就是那種最少要掉根指頭那種,尋常凍瘡,根本不配說凍傷。
決定權,又到了燕王手中了。
繼續,還是回軍。
繼續的話,風險就大了,因為糧草已經到警戒線了。如果再來一場這樣的風雪,很容易將大軍再困頓數日。到時候軍中無糧,可是要出大問題的。
但是燕王撫摸了一下麾下的戰馬,決定繼續前進。
最少與平安匯合再說。
而實在不行,還能殺馬。他實在不甘心,就此空手而回。
好在經過一場大風雪之後,老天爺並沒有再為難他們。到了第十七日,兩軍在斡難河畔會師了。
燕王與平安一對情況,發現雙方都沒有發現韃子主力何在?而這個時候,糧草已經所剩不多了,甚至兩軍互相調劑一下,不過十日左右,餓幾天肚子,還是能回到肇州的。
此刻,平安也著急上火了,即便冰雪也掩蓋不了,他內心深處的煩躁。
出兵到而今,數萬將士跋涉千里,沒有與韃子接戰,接接連凍死凍傷數百人。而且回程的時候,註定有更多人的可能凍死。也就是說,這一戰非戰鬥減員最少千人。
再加上其他耗損,更不知道多少。如此情況下,無功而返,即便是平安也覺得愧對天下人。
平安說道:“韃子跑什麼地方去了?而今韃子就在東蒙古一帶,能作為宿營地地方,屈指可數。他能飛了不成?”
燕王已經不說話,這幾天幾夜,燕王都沒有睡好覺,嘴裡生了一個大瘡,一張嘴就是生疼生疼的。這種情況下,燕王能不說話就不說話,但是不管說話與否,燕王的焦急是遮掩不住的。
“殿下,”張玉闖進營帳之中,說道:“你快去看看吧。”
燕王皺眉,不過他對張玉還是信任的,知道張玉決計不會無的放矢,也就沒有多問,就徑直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