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北京營造司
鄧鎮不由皺眉,說道:“何大人,何必如此麻煩?北京周圍有數十萬大軍,抽調十幾萬,參與營造,是很輕鬆的事情。”
何夕覺得有些頭疼。
人與人思想之間,相差太大,幾乎不能理解。
鄧鎮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很簡單。簡單到不用想,因為之前就是這麼做的。大明軍興以來,高築城,廣積糧為口號,修建了大批城池。可以說,後世留存的很多古城,都是明代修建的。
這麼多大工程,全部都是用這個辦法修建的。
如此成功的經驗,複製就行了。搞什麼新花樣的。
有時候,還真是窮則變,很多事情,不是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是不可能想到改變的。何夕面對的罪大的阻力,有時間就是現在蓬勃發展的大明朝。
太子為什麼反對?因為沒有迫切性。變法有社稷傾覆的危險,不變法有數百年江山。太子自然想徐徐圖之。而今鄧鎮想得也是,之前有這麼多成功的案例,之前大家都這樣做的。
你搞什麼新鮮花樣啊?
更不要說,徵召百姓也好,呼叫士卒也好。都不怎麼花錢的。如果將工程轉包給營造社,那是要給錢的。是要給工錢的。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何夕內心之中轉了好幾個圈,說道:“國公,朝廷也是想與民休息,之前朝廷沒有錢,不得不勞動百姓,而今朝廷有錢了。原因讓百姓出來做工賺一些辛苦錢,另外,北京城的大工程,一個營造社恐怕不夠。如何國公願意的話,可以抽調衛所餘丁,也成立一個營造社。承接工程。”
申國公眼睛微微一眯,說道:“可以嗎?”
什麼朝廷有錢沒有錢的,申國公不在意。鄧鎮好歹是大明國公,戶部的具體數目,他不知道。但是大體上有多錢,卻是知道的。這幾年朝廷雖然有些富,但是錢還沒有多多到這個地步。
不過,何夕的建議申國公是很感興趣的。
畢竟,工程之中有太多油水了。更不要說,之前的工程百姓是徵召,最多在原材料上偷工減料。而今更有人工費用,只要稍稍動一下手腳,就可以狠狠的賺上一筆了。
申國公也心動了。
不得不說,在開海之前,大明的勳貴們也並不是很有錢的,否則也不會有很多勳貴因為一點小錢,而違法亂紀,被朱元璋處罰了。讓大批勳貴富起來的,就是何夕推動的開海。
在勳貴圈子裡,跟著何夕有肉吃的傳聞,大家都知道了。
故而申國公忽略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直接問可以嗎?其實是省略了很多內容。他想問的是,這一件事情,朝廷允許嗎?皇帝允許嗎?算不算違法亂紀?
畢竟,就賺錢這一件事情,在勳貴這個位置上,有太多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