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影響。
最後,就是這一件事情對變法的影響。
想到這裡,何夕不敢抬頭,死死看著書信,努力控制表情,因為何夕嘴角似乎是想勾起來,他想笑。
這個時候笑,有些太過分了。秦王好歹是妻兄,但問題是,何夕對太子的忌憚,在這一件事情,減少了大半。這一件事情之後,太子的權威會大受影響。
因為太子之所以被天下人愛戴。
一方面固然是太子本身的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太子是符合儒家價值觀的,或者說,太子本身就是儒生心態,在太子這個位置上,努力向書本上的太子靠近。
嫡長,孝悌,仁愛,寬厚。等等,太子努力做到這些。
而今身上有了殺弟的嫌疑,太子身上的光環要去了大半。
何夕對太子的勝算,又多了很多。這裡面有巨大的政治利益,而且是以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方式來到他手中。那種感覺,就好像中彩票一樣。
在此之前,他是萬萬想不到的。
這才有一點控制不住表情,但是這種表情萬萬不能讓朱元璋看到。說不定,朱元璋真會殺人。
好在,何夕這些年修煉,早已從小狐狸進化,雖然不能說是老狐狸,但是勉強能說是中狐狸。幾個呼吸之間,就恢復了正常。他將書信放在御案上,說道:“陛下節哀。”
朱元璋臉上還有一些悲慼之色。畢竟這是他的兒子,而且是他最看重的幾個兒子之一,秦王身上還有宗正的官職。在大明皇族之中的身份也不一樣。
就這樣忽然不在了?
不管是從感情上,從政治上,朱元璋內心之中都忽然缺失了一塊。更不要說,以這樣不光彩的情況死掉了。
是的,或者在其他時候要為尊者諱,但是而今不是其他情況,太子努力要撇清自己的關係,自然對秦王的死,一點也不敢打折扣,詳細地寫了出來。
都是書信上。
朱元璋自然能看見。
這讓朱元璋悲傷之餘,也多了一些憤怒,這種憤怒一部分是對殺了秦王的兇手,另外一部分是對秦王的。
秦王在朱元璋面前從來不是這個樣子的。朱元璋也不知道,秦王居然在下面做這樣的事情,讓朱元璋顏面何在。朱元璋甚至內心之中也在暗罵:“死有餘辜。”
當然了,這也是氣話。
朱元璋張嘴想要說什麼?似乎一張嘴破壞了眼睛之中平衡,兩行清淚流了下來。
朱元璋收拾了一下眼淚,說道:“何夕,你覺得這裡面寫的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