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方面的事情,沒有人能為朱元璋承擔。
朱元璋畢竟六十多歲了,這種工作量對朱元璋的身體健康也是一種消耗。
不過,朱元璋並不在乎,他覺得他多年前就是這樣做的,那個時候沒有秘書監,工作量更大。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更不要說現在秘書監內閣體系,已經幫他分擔了許多了。
只是他忘記了,他已經不是當年的自己了。
六十多歲,與五十多歲,完全是兩個概念。
何夕也不敢多說,畢竟皇帝的健康,從某種層度上來說,也是國家機密,問得多了也是犯忌諱的。
朱元璋說道:“最近各地軍情如何?”
何夕說道;“去歲,燕王建築長春五城。與蒙古交鋒數次。只是蒙古人幾次出動不過萬人左右。甚至燕王已經摸清了蒙古王廷所在,準備一舉滅殘元。”
燕王在京師受了一驚,感受到大明內部的問題之後,他內心之中更想封國之事,於是在北進這一件事情上,非常的積極。幾乎是有些冒險。
好在蒙古最後的名將已經不在了。雖然封鎖了死訊。大明這邊並不知道脫因帖木兒已經不在了。但是蒙古人再也不敢動用太多的兵力。一方面是財政上不能支援。
上一次動用幾乎已經耗盡了民力。
另外一方面,也沒有人有能力統合十幾萬大軍了。是以萬餘人的反擊。在燕王手中根本佔不到便宜。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此事讓北京處理便是了。”
何夕說道:“那再有就是日本方面,大軍已經進入日本本州島。只是日本上下抵抗之心很堅決。將士折損比較嚴重。以傅老將軍的意思是,高麗兵數量不夠。想要徵召更多高麗兵。”
傅友德的心思很簡單,大明精銳壓陣,高麗的人血不流乾,大明永不停戰的。
當然了,這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
那就是日本人真有一股倔勁。
當然了,足利義滿也做了很多事情。
足利義滿找到了南朝天皇一脈,並送到京師榮養,完成了公武和解。抵抗明寇的命令都是天皇與徵夷大將軍兩人聯署的。
這一次足利義滿是動真格的。
並不是作秀。真讓給天皇很多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