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蘇伯衡
姚廣孝說道:“大人,其實並不需要準備太好,因為不管大人現在準備的怎麼樣?到時候出來的文稿,與大人想的絕對不一樣。這上面每一個字都有得爭。大人,你在很多地方都要讓的。”
何夕嘆息一聲,說道:“還是明白。我即便起草好了這封檔案,想要真正成為大明法典,大概要在幾十年後了。”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大明的現實基礎在這裡放著。何夕很明白,真將整套資本主義法典搬過來,也是水土不服。根本實行不了。
即便何夕與對面各種觀念不一樣。但是最後雙方在很多地方上還是要妥協的。就好像宋訥之死後,劉三吾等一幫人對何夕早就不順眼了。但是還不是當做看不見嗎?
是不想弄何夕嗎?
是不能。
即便朱元璋在很多時候,也要向現實妥協。
而朱元璋這一次改易大明律,並不是變法終結,而是變法的宣言。是朱元璋想要加快社會的進步,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做法,所以這一版大明律,必然是在原本的大明律上面進行增刪,其中自然有大量的妥協與退讓。
也是必然的。
何夕的想法,能保留下來的估計不會太多。
姚廣孝說道:“你去翰林院準備帶誰?”
何夕說道:“自然是蘇先生。”
何夕帶蘇伯衡是沒有選擇。在理論方面,何夕的幫手很少。蘇伯衡是其中一個。而姚廣孝在這上面的能力也不是太好的。
姚廣孝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不是再背後說蘇先生壞話,但是這一件事情,你真得要考慮一下了。”
何夕說道:“出了什麼事情了?”
姚廣孝說道:“蘇先生似乎要告老了。”
此言一出,何夕微微皺眉。
說實話,蘇伯衡在何夕體系之內的地位並不高,充其量是何門旁系的一名學者。如果不是何夕資歷淺薄,所謂的何門在這個世界誕生,還沒有十年,自然沒有什麼人才積累了。
蘇伯衡在這方面對何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