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燕王不一樣,燕王折在這裡,平安不能想象自己會是什麼後果。
所以,他其實知道燕王不會撤。但是他還是要問一下。
燕王根本沒有看他,他目光掃過全場,他目光一凝,他看見了一片營地之中。有一批蒙古騎兵正在聚集之中。燕王長刀一指,說道:“將士們,跟孤再走一遭。”
邱福大聲說道:“末將願意為殿下之先。”隨即邱福不等燕王說話,就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平安隨即跟隨。
邱福心中沒有那麼多心眼。邱福知道,他一生榮辱都在燕王身上。燕王是絕對不能出差錯的。之前,燕王當先,是激勵士氣,經過這一遭。士氣大震,將士們也不覺得韃子有什麼好怕的了。
不需要燕王繼續當先了。
更不要說,第一波是突襲,韃子沒有反應過來,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敵人的反抗,而是路上的障礙。在戰場上墜馬,可不是鬧得玩,不過,如果墜馬,在前面還是在後面,都是一樣的。
而以燕王的騎術水平,說是天下無雙,自然是假的。但是說,世間第一流的騎手,卻是毫無問題的。
說燕王完全不會失誤,那是假的。而這種騎術高手失誤,是很難預測的。
而今不一樣了,韃子已經組織起來了。這一次回沖,絕對不會像之前那麼順利了。
所以邱福等人一馬當先。再次衝殺過去。
——
脫因帖木兒從來沒有感受到如此焦頭爛額。
脫因帖木兒打了一輩子仗,嗯嗯,不客氣的話,是打了一輩子敗仗。打敗仗的經驗太多了。被突襲也在其中。如何應對突襲,脫因帖木兒是經驗與應對方法。
只是,脫因帖木兒可以。但是他麾下的將領卻不行了。
打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不得不讓脫因帖木兒這個老將,親身上陣,組織人馬,這才拉起過萬人士,還不等他這邊安排好,脫因帖木兒又聽見無數驚呼喊殺之聲。脫因帖木兒看到身後明軍反身殺回來了。
脫因帖木兒一瞬間感到自己老腰很疼。肩膀僵直,他估計長刀長槍使用都不利落了。
沒有辦法,真實的武藝,從來不是武俠,不存在年紀越大。武藝越高。不要說他,就是與他的老對手,馮勝弄過來,兩邊也是半斤八兩。
誰也不說誰了。
唯一不一樣的。馮勝早就過了要親自上陣的年紀,馮勝麾下在戰場上能打能拼小將,一抓一大把。而脫因帖木兒卻只能這個年紀,親自上陣,組織反攻了。